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渎山大玉海现藏北京北海团城玉翁亭内,始作于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是元代皇帝忽必烈宴请群臣时的盛酒器,清朝时又经过四次修饰,是当今仅见的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玉器皿。玉海高70厘米,口径135-182厘米,最大周长493厘米。重达3500公斤。玉海体椭圆,内空。体外周身浮雕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浮沉于海中的海龙、海马、海猪、海鹿、海犀、海螺等。膛内则光素无纹,但阴刻有清高宗弘历御制诗三首及序,概括了玉海的形状和经历。 
    玉海形体厚重古朴,气势雄伟,雕刻纹饰既粗犷豪放,又细腻精制,具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然而制作玉海的玉料来自何处呢?因为缺少古籍记载,这个问题一直使人困惑。杨汉臣等(1985)认为是用新疆墨玉雕成的,但笔者的研究结果否定了这一点。笔者认为,玉海玉料来源于河南南阳之独山,属杂色的独山玉,广义玉石的一种。理由如下: 
    1. 玉海玉质大部呈青色和青白混杂色,青色中带有黑色斑块,少部呈斑块状或条纹状的白色,白色中亦多有黑色斑点,在虾肉斑的质地上微显淡紫色的反光。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微透明-至不透明,总体透明度差。主要组成矿物为斜长石和黝帘石、绿帘石,还含有一定量的黑云母、透闪石和透辉石。其中斜长石、黝帘石、绿帘石等与深青色有关,黑云母等与黑色斑块或斑点有关,而透闪石、透辉石等则与白色斑块或条纹有关,表明玉料的形成经受了强烈的变质作用。很明显,玉海玉质属于杂色的蚀变辉长岩类的独山玉。 
    2. 大玉海题名“渎山”,实为今河南南阳县盛产独山玉的“独山”的谐音。 
    3. 大玉海重达3500公斤,原料重量要两倍于此。如此巨大的玉料从南阳搬运进京至少经过800公里,已是不易;如果从新疆搬运进京至少经过3500公里,这在元代实在难以想象。 
    4. 新疆碧绿玉产于玛腊斯,颜色活泼明艳,光泽滋润闪亮,透明至半透明,总体透明度较高,明显不同于玉海所用玉料。独山玉(即糟化石)、和田玉(即软玉)和岫岩玉(即鲍文石)并称中国三大玉石。虽然传说西汉时独山脚就有生产、销售独山玉的“玉街寺”,南阳县黄山出土了几件似为龙山文化时期的玉铲、玉凿、玉璜等,但有关独山玉的开发利用情况在中国史籍中却极少提到,从而构成了中国考古史上的一个谜。而渎山大玉海却提供了元朝时独山玉作为玉石的一种被大规模加工利用的证据。  




上一篇水晶碎石有哪些作用

下一篇珠宝首饰是否有辐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