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摘要:本文以思想理论创新为先导,以文化的创新、学术的创新为切入点,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博学、宝石学、玉文化诸方面的不同层面和角度对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中国玉文化和西方宝石文化的起源、发展史、基本特征、概况、文化内涵、传统观念、异同之外进行科学的分析、判断和研究。指出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客观环境,中国玉文化及产业应以迁求他人的方式融入世界,以推销自己的方式赢得市场。在与西方宝石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应正确引导东西方宝玉石文化和产业的发展,抓住创新这个中华民族的灵魂,才是中国宝玉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交流;融合;创新;西方宝石文化;中国玉文化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将我们带入了科技、知识、经济、人文、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传统的玉文化与西方宝石文化如何交流、融合、创新。以顺应我们时代的特征,时代的文化,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潮流。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在继承与发展中更好地体现创新。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从现代精美的玉器、玉雕艺术品中,从我们这个时代的玉文化中读出中国玉文化与西方宝石文化曾交流、融合、推陈出新的历史足迹与精神风范。沉淀了丰厚内涵,享誉世界的中华民族独特的玉文化将是永恒的。
  一、中国玉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加工、利用玉(透闪石质)最早的国家,已有一万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最古老的“文化”。中华民族的天神――玉皇大帝的“玉皇”两字,便是由“玉”和“白玉”两块玉组成的。玉,尤其是白玉,在古人心目中是最美的、最珍贵的。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远古先民便开始制作玉器,与中华民族七千年文明史同步,并息息相关。玉器贯穿于全部玉文化史的始终,源于中国本土,历史悠久,传统优秀。凝结着中华民族用玉、爱玉、佩玉、敬玉、崇玉、藏玉的深深情怀。
  远古时代先民们在原始美感的驱使下,对玉的崇拜,更多地源于古人类对玉器工具的深厚感情。其中有光泽的白玉,被视为是他们心目中神秘的主宰者给他们的馈赠品,而小心收藏,加以保护。在漫长的岁月中,又逐渐丰富了这种大自然赐予崇拜物的内涵,中国玉文化最初的启蒙思想正是源于此。在中国石器时代的文化中,玉一直被视为一种有着丰富灵性的自然崇拜物,作为古人类美化自身的装饰和一种逢凶化吉,避邪去灾的吉祥物。古人将玉奉为神物,开始极尽所能来创造美,欣赏美。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和田白玉(夏商王室认可的帝王之玉)河姆渡文化出土的白玉璜、玉璧,兴隆文化遗迹发掘的白玉玦,显示了古人类的智慧与一刻一磨的劳动结晶。新石器时代晚期,玉器已超脱出原始的美感和装饰意义,逐步走上了与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相结合的道路,开始成为信仰,权力,地位的象征。红山文化出土的“C”字形白玉龙(是红山文化最典型的玉器品种,被誉为“天下第一龙”),青白玉雕太阳神,在光素,简洁的形体中透露出一种威严和神圣。良渚文化中的青玉琮 、玉璧,反映了“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表现了先民们对神灵和祖先的敬仰。在盘古开天、黄帝、尧舜禹时代,白玉以其珍贵、稀有、坚韧的特质,成为皇权,财富,尊贵的代表。商周春秋时期,玉器与政治、宗教、伦理、道德、文化融为一体。“排列玉之形制,赋以阴阳思想而宗教化”,“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比玉之尺度,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六瑞、六器、组佩与吉、凶、军、宾、嘉结合,以礼用玉、以玉节礼。其中大量浮雕、圆雕人物、动物玉器出现,并以独特的结构、几何形纹饰,流畅的线条,准确生动的造型,使各种玉器富有宗教与文化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以玉比德,这位“大成至圣”的儒学先师在经典《礼记·聘义》一书中说:“夫昔者,群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扣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含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孔子认为玉的温润、致密、柔和、坚韧、正义、光洁、谦和,清越绵长、表里一致、瑕不掩瑜、气如白虹等一系列特征代表了君子的仁、知、义、礼、乐、忠、信、德、道等完美品行,概括了“君子比德于玉”的思想。把德和玉结为一体,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的玉意识,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孔子将玉人格化,神圣化,强调佩玉的本质不只是表现外在美,而是表现人的自我修养和精神世界,用玉来表现君子的才识渊博,洁身自好,温文尔雅,谦恭有礼。以玉修身示德,要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以他所概括的玉德来指导君子的道德修养,规范君子的言行,约束君子的行为举止。
  汉代崇尚玄学、道教,皇权、贵族祈求长生不老,渴望得道成仙。汉代玉器采用写实与夸张的创作方法,将人们想象中富有浪漫色彩的天上仙人生活与现实中有生活气息的人间世界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批精美绝伦,气势非凡,神气瑰丽,富有梦幻色彩的艺术佳品。玉器造型上,采用粗犷豪放,高度概括,舍弃细节,表现把握对象的神韵气势,注重整体效果。
  道教是思想、教旨、文化都源于中华本土的民间宗教。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从东汉末年形成,南北朝时期已发展成为能与儒、佛教抗衡的重要宗教流派。道教对中国玉文化的贡献就是使玉文化在儒家礼玉制度逐渐衰落(东汉帝国的崩溃)的背景下能顽强地延续下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主要传承载体。用玉方式表现为人自身的修炼和长生,生前食玉,是为了“生”,死后葬玉,也是为了“生”。其“养生”、“贵生”、“不死”、“长生”的思想与玉器联系在一起。为躯体不腐,灵魂不灭,用玉制作了口塞、鼻塞、玉琀、握玉、金缕玉衣、银镂玉衣等大量丧葬玉器。
  唐代是中国玉文化,玉器极为重要的转折时期,完成了上古玉器至中古玉器的转变过程,摆脱了上古玉器以“礼”为中心和以丧葬玉为主的传统。开创了以实用玉器为中心的新时代,为其后一千多年玉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唐代玉器玉料精美,数量丰富,种类多样,工艺细腻,精湛,内涵丰富。玉带是最具代表性的最为流行的玉器。使用者受身份等级的制约,有严格的规定。《唐实录》亦有“天子以玉,诸侯、王公、卿、将相之带,二品以上许用玉带。天子二十四銙,龙文,万寿,洪福等雕文之带,唯天子方得使用。“唐代玉器以其卓越超凡的品质在中国悠久玉文化历史画卷中占有光辉灿烂的一页。
  宋代玉器纹饰综合发展,各种深浅浮雕、圆雕、镂雕均有特色,其中平浅刻和镂空技艺空前高超,具有鲜明的特点。玉带板正面、背面纹饰能以多层次复杂又工整的镂空纹饰表现出来。
  元代玉器除陈设用品愈见功夫外,当时的玉雕艺人已经在雄浑天然的子玉上动脑筋。《渎山大玉海》是中国玉文化中第一个山子玉佳作,采用深浅浮雕技法,黑绿白变织纹路,怪兽和海水的完整画面,气势磅礴,风格浑厚,显示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明代玉器,内容繁多,寓意丰富,构思巧妙,技艺精湛。
  清代的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玉文化,玉器制作发展的巅峰。其玉器具有淳朴、简古、精工、细致的典雅风格。尤以山子玉器为世人瞩目,气势恢弘重达五吨的大型和田青玉雕《大禹治水》,成为中国玉雕的稀世珍宝,是清代玉器杰作,我国玉器业发展的丰碑。
  中华民国初期,民间玩玉、赏玉之风盛行,玉器纹样造型基本沿用明清风格,大多以改用、仿古为主、设计简单、工艺精致。
  新中国成立后,玉器制造业随我国计划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产业上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派和以上海、扬州为中心的南派。北派玉器善用俏色、技艺精湛,有宫廷玉器华贵、简古、细致的特点,南派玉器典雅、圆润、秀丽、精工、尤以大型玉器山子雕为特征。
  改革开放后,国内玉器生产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在发展传统玉文化,将举世闻名的中国玉雕玉器产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中,近几年相继诞生了“金玉九龙璧”“岱岳奇观”“武当朝圣”“金玉大水法”“四大灵山”“盛唐风韵”“九七香港回归”等一批工艺卓越,价值连城的旷世珍品。
  纵观我国一万多年来,开发利用玉的历史,可以认为我国的玉石文化是建立在儒家思想基础上,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由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中国长期的统治地位,使中国的玉文化一直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玉成为温厚、谦和、诚实、正直、坚韧、珍贵、高尚、美丽等精神美和崇高境界的象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德、重义;不讼是贫富、贵贱的那一个阶层的中国人,皆把玉视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民族文化的基石,情操和道德的化身。人们爱玉、敬玉,认为宝玉通灵,玉能养人,人亦养玉。戴一件玉观音或玉佛,则可祈求神灵的保佑,多少祝福,多少心愿,多少期待都凝结在这精美的玉佩中。人们佩玉、藏玉,从古至今,在中国和海外的华人中久盛不衰。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曾说:“对于玉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特色之一”。曹雪芹在名著《红楼梦》中就有“玉是精神难比洁”之句,已将玉由饰品升华为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玉美则神洁,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已溶入到中国人血脉里的文化,是有七千年文明史的民族留给当今世界极为宝贵的文化资源。中国的玉文化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精神,“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气魄,“化干戈为玉帛”的团结友爱风尚,“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这些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构成我们玉文化的风骨,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我们中华民族新世纪立足世界之林的致胜法宝。中国的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世界上其它文化难与比拟的,其成就和辉煌不亚于伟大的万里长城和秦皇兵马俑的奇迹,作为艺术,将是永恒的,它将与地球同在,与日月同辉。
  二、西方宝石文化
  宝石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天然赐予。在古代的罗马,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普林尼(PLINY)曾说过:“在宝石微小的空间,它包含了整个的大自然,仅一颗宝石,就足以表现天地万物之优美”。古往今来,世界上最美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宝石了,它被远古人类比作贞洁少女之泪珠,夏天天穹之繁星,圣人智慧之结晶,大地万物之精华。宝石的出现,如从文字的记载去考证,已很难办到了。从北京周口店猿人洞穴发现用砾石和狐齿串成的颈饰来判断,还是从欧洲旧石器时代,从洞穴里挖掘出的贝壳及狩齿做成的项链来看,均可以有力地证明,宝石的诞生远远早于人类的文字历史。宝石史、宝石文化可以说是人类文化、艺术、文明的发展史。
  人类最早与宝石接触大约在六千年前,在漫长的历史中,古代先民通过对自然界天然形成的各种宝石矿物的加工,用于自身的装饰,逐步认知了宝石,并归纳出作为宝石的主要特点:它必须是晶莹美丽,光彩夺目;它必须是质地坚硬,经久耐用;它必须是稀少难求,价格昂贵;它必须是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渐渐古人熟悉并懂得了如何用宝石装饰自己,如何用宝石来做某种祭物,如何用宝石来交换物质。在西方古老文明中,对珍贵宝石的认识十分久远,从19世纪中叶,法国化学家马克·高丁从化学角度对宝石开始进行研究,到20世纪初英国首创建立了宝石专门研究机构,使西方宝石研究开始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但古代先民在认识和利用宝石过程中,同样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宗教文化和传奇色彩。本文将简单介绍广大民众熟悉的几种珍贵的宝石。
  钻石:矿物名称金刚石(宝石级)。化学成分:碳C。是由单一碳元素结晶而成的晶体矿物。等轴晶系,金刚光泽,以无色为主,透明,性脆,硬度10(是世界上最硬的物质)。比重3.47—3.52,折射率2.417,色散0.044(是天然宝石中最大的)。并且耐高温,抗强酸碱腐蚀,绝缘性好。金刚石(宝石级)是自然界最硬的宝石,希腊天文学家麦尼利乌斯,称其为阿达麦斯,即“坚固无敌”“坚硬无比”之意。钻石因为神奇、稀少、美丽被赋予魔力传说。被西方帝王视为权力和高贵的象征。在15世纪末期,西方人开始用没有经过琢磨的宝石级金刚石或仅琢磨几个刻面的钻石来做结婚的信物。当时至尊无上的英国女王在1558-1603年期配戴的钻石戒指,只是一枚被磨平了一个角的八面体宝石级金刚石。直到1909年,旅居美国的波兰人塔克瓦斯基(TOIKOWSKY)根据金刚石的折光率,按照全反射原理精确计算,精心设计出最佳反光效果的58个刻面切割工艺的标准钻石型。钻石才以其耀眼的光芒,无与伦比的美丽泛着迷人的虹彩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界大吃一惊,自然界竟给人类如此珍贵美丽的赐予。为世人所钟情,人们喜爱它,向往它,追求它,光彩夺目的钻石一跃成为宝石中的骄子,荣登宝石之王的宝座。举民闻名的世界上最大的宝石级金刚石“库利南”1号钻石,重量为530.20克拉,有74个刻面,呈梨形,曾被英王命名为“非洲巨星”,现被镶嵌在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代表王权的王笏(权仗)上。
  红宝石:矿物名称刚玉。化学成分:Ae2O3,六方晶系,晶体常呈桶状,锥状,玻璃光泽,颜色为多种红色,有星光的称星光红宝石,透明至半透明,硬度9,比重3.95—4.05,折射率1.76—1.77,色散0.018。古代,,红宝石被认为是“上帝创造万物时所创造的12种宝石中最珍贵的。”红宝石中最佳品为血红色,物称“鸽血红”,是稀世珍宝,其价格比同样重量的钻石都昂贵。在欧洲、美洲一些国家,红宝石被认为是七月诞生石,代表品质高尚和火红的爱情。戴红宝石的人会健康长寿,聪明智慧,逢凶化吉,发财致富,爱情美满。圣经中的约伯说:“智慧的价值超过红宝石”。说明当时红宝石是非常贵重和受人珍视的。英国国王加冕典礼上专用的环形皇冠上镶嵌着雕刻有乔治十字徽的一颗顶面琢平的巨大淡紫色红宝石,其周围镶嵌着钻石26颗。在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宝石雕刻家在一枚红宝石戒指上刻着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的肖像,是有文字记录以来,最早在红宝石上雕刻肖像的宝石。现被英国皇室收藏。
  蓝宝石:矿物名称刚玉,化学成为三氧化二铝,六方晶系,多呈六方棱柱状,玻璃光泽,除红色以外,各色宝石级刚玉统称为蓝宝石,硬度9,比重3.95—4.03,折射率1.76—1.77,色散0.018。蓝宝石、红宝石均为高档珍贵宝石,同属一种刚玉宝石矿物,有“姊妹宝石”之称。蓝宝石(Supphire)一词来自希腊语Sappheires,字面意思是对“土星的珍爱”。古代波斯人认为大地由一个巨大的蓝宝石支撑着,蓝宝石的反光将天空映成蓝色。自古以来,蓝宝石曾有“帝王石”之称。在西方各国被认为是九月的生辰石,是慈爱、诚实、坚贞和德高望重的象征。把基督教的十诚刻在蓝宝石上,镶嵌在教士环冠上是古代传统的作法。“星光蓝宝石”构成星光三个猫眼状光带,代表忠诚、希望和博爱,反射出美丽的星光被称为“命运之石”,像护身符一样,可以保护国王、君主免受伤害,保护佩戴者能交好运,逢凶化吉。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重达563克拉的星光蓝宝石,几乎完美无瑕,是从很深的背面开始琢磨的。所以,不但正面,反面都可以见到精美的星光,现被美国国家博物馆珍藏。
  祖母绿:矿物名称绿柱石,化学成分:铍铝硅酸盐,六方晶系,常呈六方柱,锥状,柱面上有纵纹,玻璃光泽,翠绿色(绿柱石中含Cr2O3时),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5—8,比重2.67—2.75,折射率1.58—1.595,色散0.014。祖母绿是绿柱石家族类中最珍贵的宝石,名称起源于古波斯语音译的宝石名称。具有独特的翠绿色,青翠悦目,其颜色代表万物复苏的春天,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绿色美景。从古至今,它华贵、高雅、美丽得令得陶醉,世界上还没有一种宝石享有过它的色彩的荣光,由宝石带来的绿色的美如奇迹一般,在璀璨的有色宝石中享有“绿宝石之王”的美誉。在欧美国家可爱的令人着迷的祖母绿认为是五月的诞生石,象征着光明、仁慈、善良和幸福。著名的古罗马学者普林尼曾给予祖母绿虔诚的赞赏:“确实,没有任何一种宝石具有更赏心悦目的颜色,对眼睛来说是那么感到舒服,祖母绿的色泽更加令人感到快慰,没有任何绿色是那么浓,不论是阴是晴,它总是发出又柔和又浓艳的光芒,它是唯一能使人百看不厌的宝石。”在距今六千年前古巴比伦王国就将绿宝石之王的祖母绿献于女神像前,以祈求给予神奇的力量。历代帝王视祖母绿为奇珍,在英帝国王冠,安提斯王的王冠上都嵌有大而美丽名贵的祖母绿宝石。
  从西方的宝石文化中,我们看到了晶莹无瑕,光彩夺目的钻石,火一般热烈的红宝石,有“帝王石”之称的蓝宝石,“绿宝石之王”的祖母绿。四大珍贵宝石各具特性,个性张扬,宝石刻面平直,棱角分明,锋芒显露。与中国传统的温润洁白,致密柔韧,光芒内敛的玉及代表的玉文化是格格不入的。西方的传统观念,重视物质,强调理性,不探寻宝石是否代表某种精神境界。重点放在研究宝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光学特性和生成的地质条件,地质环境。通过系统的实验分析来确定宝石成因,根据宝石各自的特征,美观、稀有、坚固、耐用和物理化学性质来判断其价值。由此,可以看出“西方的宝石文化是建立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以无机矿物和有机矿物组成的宝石矿物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文化”。它依据科学的检测和分析来确定宝石的真伪及其价值。利用宝石的物理性质,光学特性,通过设计和精确计算出不同宝石的最佳反光效果的切割工艺,刻面造型,切磨的角度,使宝石的艳丽的色彩,耀眼的光芒得到几乎具有侵略性的充分展现。并通过在宝石首饰前卫、大胆、流行、注重个性的设计中体现西方人刚毅、坚强、大气、粗犷、时尚、自信的个性特征来宣传西方宝石文化。
  三、交流·融合·创新
  中国的玉文化,西方的宝石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篇章。无论是东方的玉文化,还是西方的宝石文化,都有其典型意义的代表反映其民族性格和时代风格。中国玉文化的代表玉器的功用侧重于“器”,集政治、宗教、道德、文化、艺术为一体,是历代帝王、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的宠物。而西方宝石文化的代表珠宝首饰的功用侧重于“饰”。集中体现在“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是西方各阶层(主要为女士)对美的点缀。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玉器与珠宝首饰都是并列的功用不同的两个范畴。
  传统是立足于世界的基石和土壤,现代感是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空气和水分。东西方宝玉石文化的交流融合,将传统与现代融为一体,将民族文化升华为世界性的文化,不断地推陈出新,才会有民族的生命力。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玉石,而带来的人体装饰功能,宗教功能和社会功能。在漫长的玉文化,宝石文化的发展中,三者各领风骚,同时又互相影响和渗透,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宝玉石文化,促进了东西方玉文化,宝石文化的交流融合。
  人类进入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建立在高科技发展基础上的当今社会,高速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的时空、地域限制,千里咫尺的零距离接触已经不是神话。文化,信息资源,科技的交流和共享,成为全人类共同发展和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植根于中国本土的玉文化和贯穿玉文化史始终的玉雕、玉器产业的发展,必须摒弃计划经济时代的市场局限,与时俱进,树立全球化发展的理念,进行科学的市场定位。在国际宝玉石产业中迅速找到自己应有的与自身文化底蕴相一致的位置,波及并逐步引领国际宝玉石市场。
  首先应从学习并深入了解西方的历史与文化入手,了解西方、欧美人的思维方式,美学理论,风俗习惯,性格特征,价值取向,审美观念。有针对性的设计出他们认可,对味,喜欢的产品和针对不同阶层,不同目标人群的系列饰品及适合多领域,多元化,多层次的产品。如用中国的玉料和传统精工琢玉技艺,制作出西方人崇洋的爱因斯坦、耶稣、拿破伦、罗丹、唐吉柯德、贝多芬等人物和白金汉宫,巴黎圣母院,凯旋门,比萨斜塔等欧洲著名建筑体裁的玉雕艺术品和佩饰品。欧美国家一年一度的圣诞艺,人们相互赠送,所需数量较大的圣诞树、圣诞彗星、圣诞老人、圣诞小丑、圣诞烛台、圣诞铃等圣诞专用礼品,西方情人节,护士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所需的具欧美风格的玉器、玉雕、玉佩产品。通过参加欧洲、美洲各国举办的国际珠宝展会和外贸出口方式进入西方国际珠宝市场。伴随着欧美各国青少年成长的卡通人物、漫画主角、可爱的动物、米老鼠、史奴比、加菲猫、布丁狗、兔子美乐蒂、趴趴熊等产品,英文字母、星座、骷髅头、烈焰、十字架等具有个性趣味产品;代表爱情的心形、“520”数字、梦幻永恒的星星、月亮、太阳纹饰、V字型等以形传情的图像符号,是现代追求时尚年轻人共通的无声语言。国内相关企业用中国玉为原料,和欧美各国以订立特许生产协议的方式进行产品设计和批量生产,所涉及产品均以欧美国家占总人口34%的青少年、年轻人为销售对象。以上西方年轻人对味,认可的流行玉产品,总能令他们言听计从,爱不释手,抢购一空。彻底改变以往在西方国家举办的国际珠宝展,国际珠宝市场上出现的欧美年轻人喜欢中国玉、但又暂不认同、接受中国传统风格玉产品(观音、佛像、佛手、玉璧、福、寿等)的尴尬局面,以迁就他人的方式融入世界。然后注意寻找与西方文化交融的切入点,宣传介绍并输出我们的悠久历史,文化,逐渐的渗透和影响西方人,使他们了解、认可、接受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和产品。将已经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中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代表中国悠久历史、文化、成就、奇迹、西方人认可、崇拜的中国万里长城,北京猿人遗址,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敦煌石窟,北京故宫,泰山,黄山等遗产景观、遗址,精心设计制作成便于携带的玉雕、玉器、玉佩等产品,作为欧美人,世界各国人士来华旅游纪念配售。输出、宣传中国传统的玉文化,像玉一样缜密的中国人的思维和精工、细致、传神的琢玉技术。极具东方神韵的玉雕、玉器,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的最爱。五十年前,一次大地震撼了洛杉矶。一位美国珠宝文物收藏家的玉器工艺品商店遭到破坏,店内一片混乱。地震后从货架上掉到地上的水晶摆件,珊瑚、绿柱石工艺品都被摔碎了。店主最担心的是他不远万里从中国新疆购回的放在货架、货柜最顶层的最珍贵的和田白玉雕、玉器艺术品。当他收拾残局时,却令人惊讶的意外发现和田玉器虽然从最高处摔下,却一件也没有损坏。和田玉卓越的坚韧性令他赏识,赞叹;中国人对玉的深深情怀令他有所感悟。他迅速将此事告诉珠宝收藏界的朋友、商人。由此,和田玉先在美国,然后在欧洲国家名气大振,价格一路攀升,还供不应求。一次不可避免的灾难,把中国博大精深的玉文化,精工的玉雕艺术,玉器的原料美,质地美,颜色美,造型美及文化内涵的“君子比德于玉”的道德美发挥至极,而闻名西方世界。目前,在欧美国家中,中国玉器和饰品经按欧美风格精心设计,重塑形象,焕然一新。其简洁、明快、而带奔放的造型,成为西方各消费者一见倾心的饰品,迅速风靡西方市场,以推销自己的方式赢得市场。
  事实上欧美一些国家的政府和世界知名品牌企业,一直都通过输出文化与价值观来帮助其企业推广产品。世界权威的钻石业巨头——戴比尔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并全面参与我国钻石业的发展,从勘探、切割、打磨至钻坯销售,以至中国消费市场的推广和培育,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建立了钻石推广中心(DTC)。其中一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钻石文化推广的是珠宝首饰的现代文化”。的确,我国广大民众近几年来,认识并受到强烈冲击的是西方推广的钻石文化。随着戴比尔斯强大的公关攻势,精心策划,在世界34个国家,用20多种语言推广钻石,使绝无仅有,创始于五十年前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留传”的宣传语及钻石的形象已深入中国人的心中,激发了国内民众对钻石强烈的需求。短短几年,钻石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爱戴,在国内珠宝市场已经掀起了一般挡不住的钻石热潮。据权威部门统计,2006年国内钻石饰品销售已超过150亿人民币,成为亚大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和国际钻石业关注的热点。足见文化渗透对消费市场产生的巨大影响,西方人的手段和方法的确值得我们借鉴。
  宝玉石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财富,含天地之灵气。宝玉石产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产品大都具有珍奇、稀少、高雅、昂贵和富有文化底蕴的特征。体现承载着人们深切的心理与精神需求。实际上它是一种以文化追求为主导的特殊耐久的装饰品。中国玉的美丽和文化底蕴不仅为中化民族所爱戴,也为世界所倾慕,它磁石般地吸引着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不同追求的爱美的人们。学习西方文化特点,通过交流把东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中国的玉文化应该是中西合璧兼收并蓄的,既能体现中华民族类文化底蕴与精神风格,又与西方时尚、现代潮流合拍。在追求自我个性的同时又不过于张扬,由简洁自然代替传统的繁复,表现为创新的艺术品呈现出整体风格的多样性,极富个性化的特征,总体上又是丰富多彩的。
  追求美,是深植于人类自然属性中的一种天性。宝玉石作为最原始最根本的人体装饰功能将永远存在,而正是这种功能的永远存在决定了宝玉石拥有永不枯竭的生命力。正确认识宝玉石的功能,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正确引导东西方宝玉石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并引领全球宝玉石产业的发展潮流,将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21世纪了,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有文化,有品位的生活方式。审美的情趣也在逐步提高,对宝玉石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尽管东西方的文化背景不同,审美观有些差异,但这并不妨碍在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创亲。“只有超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新的世纪蕴藏着无限的生机与希望,融合东西方宝玉石文化的差异,将东方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升华为世界性的文化,是中国宝玉石产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虽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相信一定会成功,因为我们是挡不住的伟大的中国!




上一篇极尽奢华的汉代工艺镜

下一篇结婚钻戒的起源历史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