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或许是生来就是多情种子,或许是看过了太多的人世沧桑,每一块钻石总会让我想起一个美人来。于是那些钻石就有了生命,追溯着它们在时空中的流落之路时,我能够感觉到它们的疼痛或欢乐,寂寞与哀愁。“自古多情是佛心”,虽然我等凡心未泯,成佛无望,但璀璨的钻石本身让人也多情起来,倒是足足有余的。

  一个在钻石面前也不曾心动的人,一定是个无情的人,尤其是女人。

  有一种叫纳萨克的,据说是来自于古印度神像眼眶里的钻石。它的神秘与美艳让我想起了吴伟业《圆圆曲》中的倾国佳人陈圆圆。我喜欢陈圆圆,她的名字就像一颗钻石,名钻与美人形象便融为一体。

  后来我找到了,纳萨克原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西部马拉他人聚居的一个市镇,马拉他人崇拜印度教中的湿婆神。在一座庙宇的湿婆神像的眼眶中,就镶嵌了这样一粒巨大的宝石金刚石“纳萨克”。那闪烁着光芒的眼睛,使以残暴和毁灭著称的湿婆神看来更为栩栩如生。

  “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此际岂知非薄命,此时唯有泪沾衣。”英国于1818年打败了马拉他人并占领了纳萨克,军队将这枚大金刚石从湿婆神眼里摘下,当作战利品,上缴给印度总督和最高军事指挥官哈斯丁斯侯爵。后来,侯爵又将金刚石转送给“东印度公司”,公司用古老的琢磨方法,将它制成了一粒重约89.2克拉的三角形钻石,命名为“纳萨克”。它的“腰肢”从此瘦了一大圈。

  后来,拉戴尔布里奇公司对纳萨克再度琢磨,使它的质量大为提高,但仍为三角形,重量减少10克拉左右。磨好之后,1831年这粒钻石售出,但正值经济萧条,仅卖了相当于白送的7200英镑。

  1837年纳萨克在伦敦举行的拍卖会上再度卖出,新主人是威斯敏特侯爵一世。他将纳萨克镶在自己的佩剑上,带着它参加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18岁生日的庆典。“薰天意气连宫掖,明眸皓齿无人惜。”然后纳萨克竟然在侯爵家沉睡了近90年。1926年又落入巴黎珠宝商乔治·莫伯辛之手。

  莫伯辛并非爱家,他东奔西跑,怎么也找不到买主。欧洲无人愿意购买,美国则要征收高税。后来大名鼎鼎的哈里·温斯顿买下了纳萨克,又请专业工匠进行一次琢磨,使它再次消瘦了一圈,只有43.38克拉。虽然钻石瘦了不少,但纳萨克也终于变得完美无缺。又经过了几次转让和1970年的一次拍卖之后,1977年,沙特阿拉伯国王买下了纳萨克,算是给它找到了流离颠沛之后的一个好归宿。

  古诗云:“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竞延致。一斛明珠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纳萨克的命运就像一个阅尽人间沧桑的美人一样,更像我喜欢的陈圆圆了。




上一篇青铜器发展史简介

下一篇女人之玉石梦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