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在中国的铸造史上,最早出现的就是土陶范铸造。由两块土陶范对扣起来,浇铸出实心的、造型比较简单的小型工具,发展到由多块外范加一块芯范的铸造技术,就铸造出了有空腔的容器,空腔容器的铸造成功,是在铸造技术上完成了一次关键性的飞跃。从简单的小工具到大型容器,经历了400年左右的时间。我们还是以圆鼎为例,看一下它的铸造工艺变化。   
    初期的三足圆鼎为什么要铸成锥形足呢?这是因为在脱范时,只有将三足制成尖锥形,才能脱下三块外范的缘故。这一时期鼎的外底都留有“Y”形的范线,三条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后来工匠们发明了增加一块底外范,再加三块腹外范的方法之后,就由锥形足变成了柱形足。柱形足可以加高,鼎的造型就更加雄伟和美观了。大多数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圆鼎,就是这一技术的产物。特点就是在鼎底的外侧有“△”的范线。   
    另一种进步就是由浑铸发展到分铸,所谓浑铸,就是整器一次浇铸而成,对技术操作要求很高,制范、脱范比较困难,费时费力、效率低,适用于铸造结构较简单的器物。而分铸是将所铸之器的某一部分先铸出来,然后再将先铸出的部件固定在外范的某一部位,二次浇铸,将其铸为一体。或是两件以上部分,分别单铸后,再用铆接、套接或焊接的方法连成一器。效率提高,更便于铸造结构较复杂的器物和批量生产。分铸法虽在商周就有,但真正广泛使用是在春秋开始,春秋及以后铸鼎已经基本不再用浑铸法。鼎的两耳由原来的直耳变为附耳,柱形足变成了造型更富力度与美感的兽蹄足。   
    另外,春秋开始,铸鼎时大量使用垫片,器壁厚度控制得更加熟练,造出很多壁薄而均匀的铜器。这种现象不仅在鼎上,在很多容器上均可见到垫片使用的痕迹。战国时期普遍流行的错金、错银、鎏金、錾刻等新工艺,都反映了青铜铸造工艺与加工技术的进步。鎏金工艺的出现,说明了人类对汞的制取技术的完成,因为鎏金过程必须有汞做载体。错金、错银工艺与钢制工具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关系,钢制工具实现了可以在青铜器上刻槽,这种钢制小工具制品的大量使用,正是广泛发生在战国时期。各种工艺和范铸技术的进步,必然会在铸成的青铜器上留下痕迹,与所对应的时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必然一致。我们所说的范线、垫片等都是使用土陶范铸造时留在青铜器上的痕迹。后来使用蜡模铸造后,不再使用多块范,也不需要垫片了,所以,范线、垫片的痕迹也就自然消失了。   
    那么是不是有范线就一定是真品呢?一个朋友曾带着一件西周青铜圆鼎来鉴定,鼎口径约25厘米,纹饰也丰富。从造型和纹饰上看,找不出明显的毛病,尽管我对表面的红斑绿锈看着不顺眼,但缺少说服力。这时他提醒我,“你看这范线多清楚,多开门”,我一看,问题就出在范线上,在鼎底的外侧有“△”的范线。这个三角形的范线不但清晰,而且宽窄不变,平直均匀,这恰恰说明造伪者是用蜡模铸造,有意做出了“△”的范线来,冒充土陶范所铸。“△”范线是几块外范合范时对接不严所致,宽窄不一、线条不齐,用蜡模法有意铸出范线,反而成了有说服力的仿古证据。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仿古器的作者有意留一点破绽,一旦遇到查扣出土文物时,可以立即举证是仿古铜工艺品,而免受处罚。




上一篇中国古玉玺的起源以及发展

下一篇玉之历史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