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在我国林林总总的传统吉祥物中,如意是一种颇受人们喜爱之物,它不仅实用,而且还有观赏性,因此也被古今一些收藏者所钟爱。如意,俗称“不求人”,为人们日常搔痒之物,它是一种柄端像手指状,长仅尺把余的爪形工具。据清代《事物异名录》中说:“如意者,古之爪杖也。”如意早在唐宋以前已被先人们所用,南京发现的南朝画像砖《竹林七贤图》中,就有手执如意的王戎。《辞海》中注释:“用竹、玉、骨等制成,头作灵芝或云叶形,柄微曲。供搔背或赏玩等用。”如意的梵语为“阿那律”,据说当时传授佛法的法师在讲经时,常手持如意一柄,记经文于上面,以备遗忘。我国考古工作者曾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一把佛僧如意,其银质鎏金,首端为云头,柄为直柄,长仅尺余,极为华丽。如意,既是皇室朝臣及士大夫手中的玩物,又是富商巨贾的爱物,同时也是炫耀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虽说如意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有用于搔痒的,也有用于把玩的,但最初人们出于实际需要制作的如意,大多模仿人的手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对如意不同的需求,唐代以后,渐渐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如卷云形、灵芝形、心形以及团花形等,并用金玉珠宝制作,成为奢侈之物。我们常见的材质有金、银、铜、玉、角、翡翠、竹、木等。如意不仅成为人们手中把玩的艺术品,而且还增添了几分仙气与祥和的神韵。

  清代,如意制作工艺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凡逢良辰佳节,特别是过年,王公大臣们必进如意于朝上,以取兆吉祥,故有“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之美誉。就是在民间,如意也成为厅堂陈设和馈赠亲朋好友之物。如今,我们仍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南京博物院等地欣赏到清代皇家的如意。

  随着如意不断推陈出新,还出现了名目繁多的如意图案,被广泛用于古代的建筑、绘画、家具、服饰等领域,以起吉祥如意、全家欢乐之意,如年年如意、吉祥如意、百事如意等,成了我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之一。




上一篇犹太银行家百万艺术珍藏三代沉浮

下一篇云南腾冲 翡翠之源探秘(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