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VI设计知识网
另外一个值得品味的段落是:当结尾小兰追问张宪臣与楚良牺牲时有无遭受敌人折磨时,周乙以“没有”这一谎言抚慰了她,并将她那颗致命毒药留给了自己。在许多革命故事中,未成熟的革命者总是要在血与泪中淬炼,在某位兄长或父亲般的革命导师的引导下彻底成长,《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与洪常青这对人物便是个中代表。但在《悬崖之上》中,兄长周乙没有以敌人的残暴来论证革命的必要,反而给了未脱稚气的小兰一个能够心安的回答。影片里没有痛苦的英雄成长,有的是赞颂先辈但又渴望告别革命的姿态,正如周乙与小兰二人最终定格为一幅历史陈迹般的老照片所展现的那样。
隐约的现实指涉
此外,更令我感到有趣的是影片的多重互文,以及与当下后冷战时代全球化语境之间若有似无的关联。尽管看上去人物繁多,但《悬崖之上》是一部极简式的电影,尽量省略彼时繁复的历史背景与多国博弈,只聚焦在两股势力的反复对决上。不过,亚细亚电影院、马迭尔宾馆、商务印书馆、罗马尼亚大使馆等代表性建筑仍然合力营造了一个充满异域情调的全球化、都市化殖民空间。尤其是围绕亚细亚电影院的《淘金记》《中国海的怒潮》《春水清波》《王先生》等诸多电影文本,以一种互文的方式为影片开拓了更多的表意空间。
例如,《中国海的怒潮》这部直接讲述反抗日本侵略者故事的电影似乎不可能出现在已被日军接管的亚细亚电影院,创作者以这样无意的失误或有意的错位契合了影片的主题。而通过《淘金记》海报拯救小兰的情节设定以及观看《淘金记》“面包舞”片段的场景,又将这部电影对于人性美好与未来光明的书写同《悬崖之上》形成了呼应。
更具意味的是,被困于西式荒宅或飘荡于危机四伏的现代都市里的特工们,只有凭借密码本《梅兰芳游美记》这部讲述跨文化沟通典范的著作才能完成任务、逃出生天。将其与当下疫情严峻、族群撕裂、隔阂重重的全球状况相勾连,或许能从《悬崖之上》中寻找到隐约的现实指涉。而这也正是谍战片独特的文化意义所在:它植根于冷战的历史土壤,又能在跨过冷战屏障的后冷战时代回声不绝,并或明或暗地指向着此时此刻的世界症候。
来源:北京青年报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啊摇篮》:聚焦革命的另一面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