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一块经历了千百年岁月的纺织品,已经黯淡无光、支离破碎,很难看出它原先的模样。为了保护它们,纺织品修复师要将这些“面目全非”的纺织品进行修复。
4月下旬,赵喜梅正在修复南北朝时期纺织品文物。 高展 摄
采集信息、检测、消毒、清洗、平整、背衬染色、针线加固……记者近日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修复中心,实地探访纺织品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据了解,每一件文物纺织品在修复之前,都要经过一系列修复准备,并制作修复方案、上报相关部门,等方案申报批复后,才可着手修复。
目前,该修复中心共有4名纺织品修复师,自从建立纺织品保护修复工作站以来,已完成4个纺织品保护修复项目、数十件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通过保护修复的纺织品文物形制、纹饰更清晰,色彩更鲜亮,提高了观赏价值,更为古代纺织工艺、装饰艺术等研究提供了线索。
“刚拿到这件文物的时候已经完全变形,皱皱巴巴,上面全是污渍”。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纺织品修复师赵喜梅在工作台旁坐着,身穿白大褂,戴着放大镜,手里拿着镊子和针线,正在修复南北朝时期的一件联珠动物纹刺绣剑臂,“这件纺织品剑臂的缝合处已完全开裂,只留下针眼,但清晰的针眼是修复缝合的依据”。
上一篇: 用碎片化时间来听书 有声书成为阅读新方式
下一篇: 鱼皮、兽皮、桦树皮历史文化展亮相天津见证黑龙江渔猎文明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