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VI设计知识网
传承中华典籍,增强文化自信。前不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五期《论语》播出后,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典籍里的中国》运用电视化、通俗化表达,让“遥不可及”的文化典籍变得“触手可得”,让“高冷”的历史故事在电视里变得“活”了起来,加深了人民群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从《尚书》到《天工开物》,从《史记》到《本草纲目》,再到新近播出的《论语》,一本本典籍不仅关乎科技、医药、历史和文化等方方面面,更是老祖宗心血与智慧的结晶。由于中华典籍卷帙浩繁,可能很多人一生都难以通读一次。这档节目的出现,不仅让典籍“活”在了藏书馆里,更“活”在了年轻人的心中。
《典籍里的中国》把图书馆里的典籍搬上电视,采用今人和古人相遇的方式,跨越时空界限,实现舞台对话。过去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侧重演播室录制,多以访谈形式完成,或借助明星效应、绚丽灯光等元素呈现历史文化记忆。但是,由于缺乏对实景实物的真实体验,缺乏对历史文化的深层次开掘,很难让受众产生身在其中的代入感。在表现形式上,节目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为受众营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让我们在惊喜和感动之余,品味历史之厚重,感受典籍之伟大,汲取精神之营养。在舞台置景方面,《典籍里的中国》采用“全包围式”的舞台设计,将可旋转的观众区镶嵌在三个舞台夹空中,一条时空甬道连接起三个舞台,使舞台设计更好地服务节目主题,推动节目的艺术化呈现。在服化道等方面,节目同样别出心裁,在演员上场时会在一面镜子前驻足,镜子外的演员穿着现代服装,而镜中人则着历史人物服饰。这种鲜明的服饰对比,让人产生穿越时空的错觉,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反差。在故事讲述和情景再现方面,节目采用主持人与演员对话的手法,通过实景拍摄表现与情景再现还原,找到联结“过去”与“当下”的情感纽带,为当代人认知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多种可能。节目别具一格的构想,实现了视听语言技术和舞台空间表演艺术的完美结合。
《典籍里的中国》注重情节推进,运用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故事情节,在引人入胜的叙事中还原历史、吸引受众。在《论语》节目中有这样一幕:当年迈的孔子泪流满面地呼唤颜回、仲由的名字时,颜回和仲由缓步登上高台,化作了天空中的繁星点点。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谓余音绕梁,响彻心扉。相信无论是演员还是受众,都会产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情感认同。扮演孔子的演员王绘春,成功刻画出有血有肉的孔子形象。孔门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孔子的精神世界,在节目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唤起年青一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传承。
传承,无疑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选择了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的《尚书》。伏生幼年学《书》,家中藏《书》,一生护《书》,晚年讲《书》。为保护《尚书》,他的儿子与乱兵相搏而亡,妻子也挨饿受冻死于荒野。无论是典籍的传承,还是文脉的延续,节目中环环相扣的环节设计,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新思路,为增强文化自信提供了新样本。第三期《史记》中的司马迁由演员王学圻、张晓龙分饰,无论是王学圻演绎的老年时期的司马迁,还是张晓龙扮演的中青年时期的司马迁,演员表演用心用情,演技不仅精彩,且极富感染力。当“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时,既体现了古代传统文化的仪式感,又传递了司马迁在历经忍辱负重岁月里的孤独与坚持。
《典籍里的中国》融合传播效果显著,网上网下评价积极。网友称赞,“这是一档很不错的节目,应该多让孩子们看看”“希望这么好的节目多一些”“这才是真正的节目,无论多久都值得等待”“传承中华文化,望吾辈学习历史文化”。节目播出后,收视率高涨,一跃成为今年的现象级传播产品。
来源:光明日报
上一篇: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全球首映式举办
下一篇: 《伟大征程》:从新起点迈向新高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