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VI设计知识网
电影《我们的岁月》是一部正能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用唯美且诗意的表达方式打动人心。这是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所在。
这部电影描写了40年前的一段校园生活,为新时期恢复高考之后几届大学生的精神历程传神写貌。电影在市场条件下如何创新,离不开“培根铸魂”:培中华民族之根,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之魂,不能离开以文化人、以艺养心,不能离开重在引领、贵在自觉、胜在自信。电影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这部电影就为新时期恢复高考画了像,为第一代大学生画了像。这里面有几个人物:班长曹正昌是一位热血青年,怀抱报国的热情来求学,自强不息,而且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他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情怀、有道德的青年,很具有代表性。另一位是入学仅12岁的天才少年,这个形象也有特定时代的典型审美价值。再一位是美丽的女大学生,她热爱的专业是服装设计,却偏偏考进了工业机械专业。一部中小成本的电影,要通过独特的电影语言真实而丰满地刻画好这几位个性迥异的大学生形象,进而折射出那个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谈何易事。但这部电影的可贵,正在于坚守了培根铸魂的宗旨,坚持电影是写人的,电影是要靠人的情感、人的心智、人的情趣去打动人,去培根铸魂的。电影需要视听感官的刺激感,但绝不能止于视听感官的快感。单纯的感官刺激绝非精神美感。只有通过生理感官达于心灵,升华为精神美感,才能实现培根铸魂的宗旨。
《我们的岁月》坚守了正确的创作理念和美学价值,其故事讲得通俗而不低俗,写了一代青年的理想抱负,追求精神美感而自觉摒弃单纯的感官刺激。这部影片有两条情节线:一条是事业线,20世纪80年代初一批特殊的学子为中华崛起而刻苦攻读;另一条是爱情线,一位年轻美丽的女大学生的青春魅力在这批学子中掀起了情感的浪花。影片写了有梦想的年轻人的学术追求道路和他们的爱情道路的复杂关系,但并没有简单化地给予非此即彼的价值判断。班长完全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培育起来的大龄青年,他没有忘记那个在艰难岁月中一直与他同甘共苦的乡下妻子。影片写他对长他大约十来岁的鹊喜的情感。这是少年朦胧的感情,真实、干净且纯洁。若是写成了姐弟恋,就没有意思了。而鹊喜对他之爱,是姐姐对弟弟的关爱。即使是写那个受流行文艺影响的奶油青年尤优,导演对他的幼稚与天真虽有几丝揶揄,但总体把握合理,他在校广播站为鹊喜“平反”的情节表现了他的真诚。类似题材的影片经常喜欢表现“三角恋”,而这部同样写了青年学子爱情纠葛的《我们的岁月》显然更胜一筹。它最终带给我们的不是激发欲望,而是激发了希望与美感。影片中的四个主要人物毕业后,班长成了民营企业家,他生产的电器誉满全球;赵以水成了高校科研骨干,从事着高科技的研究;尤优成了一名翻译家与作家;鹊喜成功转行,建立了自己的服装版图。充满了80年代时代精神的校园哺育了他们的成长。
这是一部中小成本电影,影片选择以少年大学生赵以水的视角来构建故事展开叙事,并致力于时代与环境氛围的营造,透视那个年代特有的社会心态与人物心态。电影运用了较为丰富的电影语言,多变化的镜头运用与多变化的色彩处理,烘托了20世纪80年代校园生活的浪漫与诗情,向上的基调中有着怀旧电影特有的淡淡的忧伤,显示了电影独特的艺术格调。毫无疑问,中国电影尤其是艺术电影要发展,就应该倡导这样的创作路子。
上一篇: 《埃博拉前线》:医道无界 大爱无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