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VI设计知识网

  清垢除锈、砌砖垒墙、削木钻孔……219名高手同台竞技,在方寸之间用指尖技艺让一件件文物获得“新生”。3月26日,汇聚了全国27个省市文物行业技术人才的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山西太原落下帷幕。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大火,让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走入了大众视野。不过,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技艺传承……在外界关注的背后,这些依然是摆在文物行业从业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新时代文物人,还需把握住创新与传承的平衡,典守中华文脉。

  科技辅助文物修复和保护

  文物修复,早已不是传统观念中的“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科技,在文物保护工作的各个具体环节,都起到关键作用。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乔梁在本次大赛的考古探掘工项目中担任裁判长,乔梁告诉记者,科技的进步和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让考古人更有底气。过去要爬梯子、搭架子拍照,现在操控无人机就能拍;过去测绘都是用皮尺,现在则普遍应用激光测距仪、全站仪等高精度测量仪器。“国内的田野考古一线工作中,运用到了许多高新技术手段,这一点让国外都很羡慕。”

  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杨玉洁此次参加了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她介绍,借助科学仪器检测设备,修复师可以确定文物上污染物的成分甚至是化学组成,这些仪器辅助文物修复师选择更适合的方法和材料来清洗、处理文物。杨玉洁表示,现在的文物保护与修复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领域,文物修复师在磨炼技艺的同时,还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增进对前沿材料和设备的了解。

  科技的介入让文物修复师能更好地解读文物。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裁判长、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潘路说,以青铜器物表面的锈蚀为例,过去的老师傅们大多依靠经验识别,很多锈蚀通常会被完全除掉。而现在通过科技手段检测,可以辨别出哪些是有害锈,哪些是无害锈,像孔雀石、蓝铜矿这样的腐蚀产物就能被保留下来,最大程度上呈现文物的古色古香。

  潘路表示,文物保护是一个应用型学科,很多其他行业常用的材料和方法也会被引入文物修复。在金属文物修复师项目中获一等奖的山东博物馆助理馆员任伟介绍,从牙科仪器中引进的超声波洁牙机,现在就已经成为青铜文物修复中的常用工具。“就像既能清洗又能保护牙齿一样,这种仪器既能除锈又能保护文物。”任伟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将有更多类似的仪器陆续被应用到文物修复工作中来。

  建设完善人才体系

  “现在文物保护最大的难点就是人才缺乏,既缺技术型人才,又缺研究型人才。”大赛可移动文物组组长、山西博物院研究员钟家让说,现在国内有大量的文物亟须修复,即使拉起一支队伍,基础力量也比较薄弱,达不到预期效果。

  文物保护人才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国内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北京联合大学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张心远年仅20岁,他也是本次大赛中少见的“00后”陶瓷文物修复师。张心远就读的专业采用“3+2+2”的培养模式,在3年阶段要进行书画、古建、器物等文物保护修复的实操训练,还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第一个2年阶段以传统修复技艺为主,第二个2年阶段则要求掌握文物的科技分析检测。

  张心远介绍,他从大一就开始上实操课,整个学习的过程也是实操和理论同步进行,还会有故宫博物院等单位的老师来学校授课。“大二开始主要的任务是到博物馆、文物修复公司等文保单位实习,把手艺练出来。”

  经验也不可或缺。这次,张心远也利用比赛间隙和其他选手进行了修复技术方面的交流,见到了各地文物修复师掌握的不同修复技术,收获良多。“参赛的选手中大部分都是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有的甚至比我多了几十年的经验,技术不在一个层次上。”张心远说,想要提升技艺,仍需要在学校的培养体系之外,自己再下大力气。

  “文物修复不是步骤会了就行,还要看对文物的了解有多深,这不是一年两年的工夫。除了练习还需要经验,就像医生一样,病人看多了,自然能成为专家。”陶瓷文物修复师项目裁判长李奇说,修复文物的前提一定是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文物的情况,明白怎么安全有效地修复,这考验的是一个文物修复师的综合能力。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春日里的“海棠诗会”【组图】

下一篇傅雷铜像在国家图书馆落成【组图】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