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研究表明,“唐宋八大家”称谓的正式出现是明朝万历年间的事,始自茅坤编选的《唐宋八大家文钞》,明万历七年(1579年),这部书的初刻本由他的侄子茅一桂校勘,并刊刻于杭州,这部古籍承载着“唐宋八大家”之名确立的重要记忆。辽博藏有16卷明刻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更重要的是,这部古籍是初刻本,即首次刊刻的版本,有重要的版本价值。

  壹

       这部书在明代曾多次再版

  研究“唐宋八大家”称谓的由来,明刻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以下简称《文钞》)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存在,这部书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辽博典藏部副研究馆员张书慧告诉记者,这部书是明刻茅坤编《文钞》的初刻本。

  这部古籍前面有《唐宋八大家文钞总序》,《总序》的题款为“万历己卯仲春归安鹿门茅坤撰”和“侄茅一桂校刊”。

  万历己卯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比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记可知,《文钞》初刻本共144卷。辽博藏本是残卷,仅是其第一部分《唐大家韩文公文钞》共16卷12册。幸运的是,全书的总序保存完整,书中的《韩文公文钞引》也保存完好。

  史料记载,明刻茅坤编《文钞》刊刻于杭州,当时便受到追捧,一书难求,以至民间多次再版,甚至出现了借用茅坤的影响力印制“唐宋八大家”文集的相近版本。

  目前人们知道的影响比较大的第一次再版发生在明崇祯元年(1628年),此时距初刻本发行已经50年,在时任山东学政的方应祥主持下,茅坤《文钞》得以再版,后人称其为“方应祥刻本”,全书共166卷。

  方应祥在《重刻八大家文钞叙》中简单介绍了这一版本的刊刻缘由后,写明:“因向吾友孝若氏,乞其家藏手批原本,捧持以往,为东方指南。此愿不遂,乃与子将及其甥杨次弁,谋校雠付梓人,公诸四方。”这里的孝若,是茅坤的小儿子茅维,字孝若,又号僧昙,是明代著名的戏曲文学家。方应祥以山东学政的身份向茅维借阅家藏的茅坤手批原件用于再版,却没有借到,不得已与其子和外甥杨次弁找寻校对人和出版商,将《文钞》再版发行。这件事侧面反映了当时茅家人已经注意到了茅坤编《文钞》的遗产价值,也为茅家人自己再版祖先著作埋下伏笔。

  果然,在“方应祥刻本”再版仅3年之后,明崇祯四年(1631年),茅坤之孙茅著重新修订了茅坤《文钞》,并主持了另一个新版本的刊刻,即“茅著刻本”。

  茅著刻本题有:“归安鹿门茅坤批评,孙男陶叔著订。”其《跋》记有:“虎林本行世既久,不无模糊……虽读父书,希绍祖业,用是与舅氏吴毓醇重加考较,精于杀青。”所署落款为:“岁在辛未,跋于虎丘之卧石轩。”

  辛未年为明崇祯四年。事实证明,茅家对当时的图书市场判断是非常正确的,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记载:“今所行者,皆著重订本也。”说的是茅著刻本刊行量大,后世用的都是这个版本。

  贰 

       最初是茅家子弟的课本

  张书慧说:“这部《文钞》虽是残卷,但是跨越400多年时光,书册除了一些岁月留下来的斑痕,基本保存良好,字迹清晰易读,是经过藏家精心保存过的‘幸运者’。”

  辽博藏明刻茅坤编《文钞》采用的是白棉纸,这种纸张与明代印书使用量较大的竹纸比较,造价更高,更耐保存。

  书籍的《总叙》《文旨》及各卷《引文》部分采用楷书,目录及正文用的则是宋体字,部分反映了雕版印刷技术在明代的发展水平。翻看书页,每页9列,每列19个大字,正文里面经常出现竖排小字,这是茅坤的批注。正文的字里行间还不时会出现长串的水滴状黑点,这是茅坤做的标记,认为是值得借鉴的佳句。

  茅坤生于明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湖州府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中进士。历任青阳、丹徒两县知县,因政绩卓著,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擢升为礼部和吏部官员,后受牵连在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被降职。后来,两广总督应槚请旨调茅坤至广西参与征剿军务。嘉靖末年,浙江总督胡宗宪聘请茅坤为幕僚,共商抗倭事宜。因家人横行乡里,茅坤被削籍归家,至此结束官宦生涯,专务家业,《明史》载“用心计治生,家大起”。

  茅坤家业富庶,热衷收藏。茅坤的藏书在当时声名远播,书楼名“白桦楼”“玉芝山房”,有藏书楼数十间,仍然装不下。

  此外,茅坤还投入大量时间教育家族中的子弟,《文钞》便是在这个过程中选辑完成的。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节又重阳:菊酒登高醉清澄

下一篇也谈《红楼梦》的作者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