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虎年文物展中,甘肃省博物馆藏的八思巴文虎头银符牌极具特色,也十分珍贵。该符牌铁铸,圆形。两面镶嵌八思巴文银字,各五行。虎头鼓睛阔嘴,顶鬣上扬如火焰,劲毛卷如涡云,前爪勾利,十分威武。这枚符牌属银字圆符,主要用于传递紧急军情急务时使用的信物。

甘肃文物中的“虎”

  模印四灵画像砖/汉 张掖市博物馆藏

  我国古代,四神又称四象,即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是人们所喜爱的吉祥物,有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虎,百兽之长,威猛食人的形象在四神中具有降服鬼怪、消灾避祸的能力。奇门遁术中,虎出现的地方就意味着祥瑞、仁善,可庇佑子孙繁盛,世代兴隆。展览中张掖市博物馆藏的汉代模印四灵画像砖,正面印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方神兽图案,整幅画面仿古铜钱纹样绘制。栏内四种神灵各异,各有两个乳钉纹,中廓内饰以四瓣花纹,五个乳钉纹分别点缀于花瓣和中央,背面及四侧边素面无纹饰,饰纹古拙典雅,反映了汉代非常流行对四神的崇拜。

甘肃文物中的“虎”

  白虎瓦当/汉 甘肃省博物馆藏

甘肃文物中的“虎”

  虎纹耳形铜钺/西周 甘肃省博物馆藏

  受草原文化影响,虎的造型更具艺术性,形式亦丰富多彩。甘肃省博物馆藏的西周虎纹耳形铜钺,整体似半环,铸猛虎纹,虎背为刃。尾下有短胡两穿,尾、双爪上铸凹槽,虎首下弯,张口含銎,露牙睁目,领内有一圆形穿孔。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的战国金带钩,钩首为长颈龙首状,颈部为三棱状,肩部三角形边框内镂空雕铸对称和狼形图案。钩身为长方形,边框内镂空雕刻一组正反相对称的虎噬大角羊图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藏的战国晚期的虎形金饰片,虎尖耳上翘,大嘴张开,鬃毛卷曲上翘,尾前卷于背部与鬃毛相连,四足着地做行走状,栩栩如生地展现了虎行走的动感之态。甘肃省博物馆藏的战国虎噬羊纹金饰片,虎张口露齿,垂首蹲踞,虎口衔羊,前爪按住羊肩部,后爪抓住羊臀部,羊四肢跪地作挣扎状,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猛虎捕食羊的瞬间动态,形象逼真。这些虎文物都是此次展览中的亮点。

  很多文物中,虎的造型多半比较凶猛,因而虎也是威严的象征。虎将、虎士、虎威之类的词语给人威武、谨慎的感觉。

  庆阳市博物馆藏的西周铜卧虎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老虎的威严。虎作卧姿,虎头略方,两眼圆睁,竖耳,通体刻出虎斑纹。虎的肩、臀部饰有鸟、兽纹,虎尾下垂,尾端上卷,将虎的形象刻画得十分逼真。

甘肃文物中的“虎”

  卧虎铜镇/汉 庆阳市博物馆藏

  虎的形象在古代也常被用在文房用品上。庆阳市博物馆藏的一组卧虎铜镇,虎盘卧于圆形底座上,昂首张口,两目有神,目视前方,长尾从背卷曲置于身前,虎爪锋利清晰,文物中的虎被刻画得威猛逼真,栩栩如生。

  中国自古以来就将虎视为祥瑞之兽,人们谈虎、崇虎、刻虎、画虎……形成了极具特色的中国虎文化。人们用各种吉祥图案装点生活。虎在政治生活体系中的威严性不言而喻,当它走出政治阶级进入民间社会时,则更加多了一份视觉图案的温情色彩和表现技法上的浪漫,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渴望自然护佑的心理诉求,也使虎成为生活中的吉祥物象之一。(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镜鉴千秋 领略甘肃馆藏古代铜镜之美

下一篇我国古代煤炭赋税的那些事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