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原标题:清水:丁公凿池守城去思碑

  苏 省

  《丁公凿池守城去思碑》为明代文物。碑为白石凿成,高140厘米,宽70厘米,额顶呈圆形,碑阳用颜体撰文“邑贤侯丁公凿池守城去思碑,阖县士民立”,多以圆笔,笔画肥厚,形钝利落,雄浑大方,给人刚健宽博的感觉。碑阴无字。那么,这是一块什么碑?丁公是谁?凿池守城是什么工程?为什么要立碑?

  先说什么是“去思碑”。“去思碑”是古代官员在任职期间,做过许多好事,恩泽一方百姓,到他卸任离开之后,群众仍然怀念感激他,就募捐集资为这个好官树一方石碑,刻上该官员在任时所做的仁政善举,并立于闹市的醒目之处,让经过此处的人们一眼就能看见,并且心生仰慕之情。

  再说凿池守城这件事。古代多战乱,故州县多筑有坚固的城墙堡垒,墙下多开挖池壕贮水,壕宽池深,防御敌寇,临墙攻城。可以说凿池是古代守城安民的有效措施。从碑文上刻的文字可以推断,这位丁公因凿池守城有功,百姓为其立“去思碑”,以示怀念。

  “公”为古代对德高望重男子的尊称。丁公这里是指明代清水知县丁图昌。他非朱明王朝委任,为闯王李自成进北京建立短暂的大顺王朝后派遣的地方官吏,也是明代清水最后一任知县。此碑间接反映出明末清初,狼烟四起,群雄逐鹿之时,清水官民开凿城壕,众志成城,保家卫国的一段光辉历史。清水县古称上邽,从周天子封秦非子为附庸,算起来有两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西汉永光二年(公元前42年)《赵壮侯墓表》说:“(赵充国)年八十有六,葬邽山之阳”,即县城北面的赵充国墓。

  郡县治,则国家治;郡县安,则天下安。历代先贤在这块土地上奋斗不息,艰苦创业,留下了有天水后花园之誉的人间仙境清水。清水民风淳朴,这片热土和百姓有厚待事功之人的优良传统,凡在建城守城中有大作为者,必载入史册,刻之金石。《清水县创建宣德堂记碑》中有这样一句话:“夫郡牧之职,上应列宿,得其人则一方被福,诚古昔之格言矣。”“上应列宿”不足为信。但“得其一人则一方被福”,确是真话,即一个父母官有保佑一方安澜的使命。

  清水古城即上邽城所在地曾几度变迁,现址始建于宋朝,巩固于明朝。明末清初,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多事之秋,陇上战事频发,地处关陇咽喉之地的清水县首当其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故清水官民修缮城池成为当时的首要之事。在丁图昌到任清水县任县令之前,即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陕北义军自关山长宁驿向清水方向西进,与明朝军队在清水激烈交战。清水知县萧嵃芳等官员为保境安民,利用县城西南三皇庙垣高峻的地势,修筑永清堡,与县城遥相呼应。当时任山西巡抚的两当人罗世锦应邀撰写的《永清堡记碑》专门记载其事功,有一段文字就是写凿池之场景,可帮我们直观地复原,包括后来的丁图昌和士兵在明朝万历六年凿池场面。《永清堡记碑》中写道:“士民各为桑土,或亲持畚锸,或出资佣,夫令不烦而趋事敏,是谓因人。”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官方一号召,一项浩大的工程就开始了,出资的出资,出力的出力,凝心聚力,有了大家的通力合作,工程于数日后便竣工了。有了这坚固的城池守护,方能让百姓在乱世中安居乐业,此举功德无量,应该刻石永久纪念。可见这块《丁公凿池守城去思碑》在当时是顺应民心的。

  再说一下丁图昌的前任萧嵃芳是如何守城的。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冬十月,义军马流率兵进犯清水,双方在旺兴观音殿一带混战,兵祸殃及百姓,清水东乡民众深受其难。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秋七月,李自成部将一斗谷以万余兵力进攻清水县,三日不克。知县萧嵃芳派兵民出城冲杀。次年冬十月,明军剿寇将军牛镇守叛明,围攻清水县城十五日,知县萧嵃芳亲督兵民奋力抵抗,清水城始终未被攻下。碑廊现存的《邑侯萧公生祠碑》记述:“天降大任于萧公”,而萧嵃芳“自壬申岁迄今阅五岁,夜不解衣者居半”。“公鬻衣以奉战士,不足复佐以内人簪珥之属”“农人亦能持钩镰”,或“补堞浚壕,设伏扼险”,或“贼每至而万弩齐发,喋血横尸”。萧嵃芳县令临危不惧,率众顽强抗敌,一身忠烈气壮山河,可关山再险峻也丝毫改变不了历史的大棋局,这不单是萧嵃芳顽强守城的壮烈场面,还是一个衰落王朝在边陲小城留下的悲壮身影。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华亭莲花台:寻奇探胜的祭天第一坛

下一篇开启五千年前的尘封历史——甘肃省庆阳市南佐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新进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