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清代竹雕如意

  “如意”原属佛教词汇,译自印度梵语“阿娜律”,是一种柄端为心形的手柄。佛教法师讲经时经常手持如意,将经文记在上面,以免遗忘。然而更广泛地为人们所认同的如意起源,其实是古有雅称“不求人”的搔背工具——“痒痒挠”。后来,因为它寓意吉祥,造型小巧可爱,实用功能退化,逐渐向纯粹的陈设珍玩和礼物馈赠演化。  
    作为工艺美术品的如意,以清代为多,康熙年间,如意成为皇宫里皇上、后妃之玩物,甚至与皇帝“如影随形”。因此,如意逐渐成为上层社会人物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也成为民间的厅堂陈设和文房玩物,以示吉祥、顺心。有诗句“椒戚都趋珠宝市,一时如意价连城”,表明人们对如意的器重。  
    如意制作至清代,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常见材质有金、银、玉、角、牙、翡翠、玛瑙、铜、竹、木等。由于竹雕如意取竹之气节清高之意,又常借竹的自然形态构思设计,巧夺天工,故倍受推崇。  
    竹根雕梅花如意(长38.2厘米,如意首宽8.7厘米,下图),呈棕色,包浆自然。作者借用竹根弯曲自然的形状,以圆雕、镂刻、高浮雕等多种技法刻成。一枝曲茎为如意柄,柄把上疤结深邃逼真,淑朵花枝盘茎而攀附,如意首花枝盘绕,花朵绽放,如同绣球,且造型优美,雕工卓尔不凡,线条弯曲巧致,浑然天成。  
    竹刻云芝首如意(长46厘米,如意首宽4.7厘米,上图),呈琥珀色,葆光莹润。如意用两节竹片制成,其身纤薄轻盈,如意手为竹节横弯反转而成,首面平凸,并阴线浅浮雕如意纹,柄中阴刻行书及款识。整件如意造型古拙,做工简洁奇巧,雅中透出精妙,十分耐赏。  
    上述两件竹雕如意经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中国文物鉴定著名专家刘静鉴定,分别为清代早期竹根如意中的精品和清代中前期竹刻如意中的杰作。




上一篇紫檀木雕云龙纹长方盒

下一篇矢壶 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