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研究玉器数十年,经常有朋友要求鉴定真伪、评价优劣。日前,有老同事来电,我心不在焉地问了一句:“什么器形?”“是一件玉尊,双耳是螭虎。”我的习惯性思维让我觉得不会有什么好东西,只想应付一下了事。不知怎的,突然感觉有些不妥。因为,虽说同事自己不搞玉器,但她毕竟在文博界耳濡目染也有几十年,小觑不得!我警觉起来,连忙问她字写得怎么样?因为她练过书法,且小有成就,只要她说字好,就有苗头!她肯定地回答:“字不错!而且字数不少。”我立即让她送过来看看。
“好货!”我不等主人捧出盒子,脱口而出。瞥眼之间,油润的玉质、硕大的器形、精致的工艺已经让我震撼。只见光洁的器表刻有宋代大诗人苏轼等的诗词近百字,由乾隆年间的大人物——吏部尚书汪由敦亲笔书写。笔笔遒劲,字字清丽,底款刻有“乾隆年制”四字。从“合抱是灵椿(长寿树)”、“仙云拥寿山”、“金母(女神或西王母)在人间”的美词佳句,以及“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铎音”、“数行宽大诏”等的赞美诗文分析,这应该是皇家享用的玉制重器。
此器口径11.1厘米,连螭虎双耳宽达17.5厘米;壁薄透光,完整无缺,花尾螭虎爪劲体壮,气势非凡;摩挲在手,油润感空前强烈。这是一件我多少年来难得一见的和田青白玉精品。听主人说,有人盯着求购,我意:不到要饭的窘境决不出手。因为这是一件名副其实的传家宝。
主人临走时似乎不经意间又问了一句:“不会是仿制品吧?”“不会!”我斩钉截铁地回答。但我不可能像上鉴定课那样从螭虎的时代特征、从乾隆工的工艺特点、从玉材的质地成分等方面,给他们解释得太专业、太深入,也没有像时行的那些赚钱专家那样,信誓旦旦地开证明、盖图章。
赝品之类没有哪个呆子肯费那么大的功夫,在那么轻薄的玉器上,去刻那么多的文字。一方面,在碗壁上刻字,稍有不慎就会破;另一方面,汪由敦的隶书,每一笔都有笔势、笔理,刻工除了技艺必须高超,还要懂得书法,稍有参差,原形毕露。这也是先前一听到同事说玉器上刻了很多文字,立即让我改变主意的重要原因。况且,也不会有人愚蠢到用上好的、硕大的和田料,去仿刻一件工艺要求特别高的“乾隆工”大器。“乾隆工”是中国玉雕技艺的顶峰,接近它,非当今的大师级不敢望其项背。此碗壁薄、字多,圆雕螭虎更要求神态、肌理到位,一旦失手,画虎不成反类犬,损失太大了。即使侥幸凑合,由于这种碗、盘、瓶等需要掏挖器腹的器形特别耗料,赝品作者一般采取回避的态度,而喜欢仿制扁平、省料、省工、省钱的牌、璧之类的器形和材料要求不高的高古玉器。
上一篇: 翠人物山景山子(清)
下一篇: 玉兽面纹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