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步摇是我国古代妇女使用的一种发饰,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这种发饰意外地由游牧部族慕容鲜卑发扬光大:不论男女皆爱步摇,尤其是1965年北票冯素弗墓出土的金步摇,进一步证实,慕容鲜卑贵族佩戴这种冠饰的事实,在那个充斥着剑与火的时代为后世留下一段独具特色的印记。
壹
慕容鲜卑墓集中出土金步摇
辽宁省博物馆学术研究部馆员马卉告诉记者:“步摇是慕容鲜卑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国内多地发现步摇,以辽宁地区发现的慕容鲜卑步摇饰品最为集中,有16件。”
1957年,北票一座晋代古墓发现花树状金步摇是我省最早发现的慕容鲜卑金步摇遗物,为研究“三燕”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1965年,北燕冯素弗墓出土的金步摇,进一步推进了此项研究工作。
冯素弗是北燕创立者冯跋的弟弟,在《晋书》中多次提到。冯氏兄弟为避乱来到当时慕容鲜卑的统治区。
关于冯氏兄弟创立北燕的过程,《晋书》有记载:冯素弗同几个兄弟在外游玩,看到有一条金龙从河上游浮水而下。于是,冯素弗问几个兄弟:“你们看见什么没有?”大家都摇头。冯素弗就将看见的东西从水中捞出来给大家看,大家见了都认为非常吉祥。后燕的末代皇帝慕容熙听说了这件事,向冯素弗索要,冯素弗不给,再加上冯跋又犯了错,于是慕容熙对冯氏兄弟动了杀机。为了避祸,他们兄弟几人躲到山里。当时后燕赋税劳役繁重,民不聊生。见此,冯氏兄弟商量:“慕容熙昏庸暴虐,还忌恨我们兄弟,现在我们自首没有生路,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来造反,自有一番功业。”后来,冯氏兄弟计斩慕容熙,创立了北燕。冯跋虽然是个汉族人,但他创立的北燕仍是以慕容鲜卑贵族为统治基础的割据政权。
从这段历史记载来看,冯素弗当是北燕的开国功臣。《晋书》载,冯跋即位之前曾说弟弟是个具有雄才伟略的人:“范阳公素弗才略不恒,志于靖乱,扫清凶桀,皆公勋也。”
冯素弗墓被发现后,经过发掘清理,考古人员注意到了墓中文物融合了中原文化与鲜卑游牧文化的因素。其中的金步摇与其他慕容鲜卑墓葬中相继出土的同类文物一脉相承,其重要性在于,它是在墓主人姓名身份确定的墓葬中出土,向后人实证了慕容鲜卑贵族男子喜爱佩戴金步摇的事实。
贰
“慕容”可能来源于步摇的讹音
对于步摇,人们通常认为这是我国古代妇女的发饰,在古代典籍中多有提及。
步摇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楚国宋玉的《讽赋》中即有“主人之女,翳承日之华,披翠云之裘,更被白谷之单衫,垂珠步摇,来排臣户……”,用以描述戴着步摇盛装的女子。
此后,东汉训诂学家刘熙在《释名》中记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不仅讲出步摇的样子,也道出了其名称的因由。综合这些记载,人们不难形成一个印象——步摇是我国古代贵族妇女的发饰,给人带来一种动静相宜的美好妆容。
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这种印象被当时以勇武闻名的慕容鲜卑扭转。
《晋书·慕容廆载记》记有:“曾祖莫护跋,魏初率其诸部入居辽西,从宣帝伐公孙氏有功,拜率义王,始建国于棘城之北。时燕代多冠步摇冠,莫护跋见而好之,乃敛发袭冠,诸部因呼之为步摇,其后音讹,遂为慕容焉。”
这段史料告诉我们,在南北朝时期纵横于黄河以北广大地区的慕容鲜卑铁骑,其姓氏是因中原文化中的“步摇”而来。不仅如此,这段记载还反映了当年威风八面的慕容鲜卑首领特别喜爱这种金光闪闪、“步则摇动”的步摇冠,透露出慕容鲜卑首领那种豪放热烈的性情。
如今,冯素弗墓出土的“步摇金冠饰”正在省博物馆古代辽宁展厅中展出。
这件步摇金冠饰是用含金量超过80%的合金打造,通高25厘米,由上面的六枝形顶花和下面的笼冠梁架两部分构成,一根细金管将上下两部分精巧、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花枝都是由黄金拉丝而成,上面的每个小环各穿缀一片小金叶,也就是摇叶。六条花枝应有金叶18枚,但发现时已不全,现存13枚。金摇叶极薄,厚0.04厘米,宽1.1厘米,为金箔剪成,穿在花枝绕出的环内,稍有晃动,即摇颤不已。
笼冠梁架由两条交叉的金片制成,四面垂出,长短不等。将笼冠梁架平置案上,短的一端下垂不到底,研究人员分析此处应为步摇冠的正面。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红楼梦》与中国家族文化
下一篇: 钱锺书先生怎样选诗读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