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建桥开始前,马辅臣向甘、宁、青三省临夏籍军政上层人士倡议募捐,共同出资为地方造福,响应者仅马鸿宾1人,捐助白洋500元。即使如此,他毅然按计划进行。委派喇品高(临夏市人)在兰州招雇了工程技术人员和10多名石工,又从北塬乡娄高祁村雇用木工,普工则就地招雇。参加建设桥梁的有回、汉、东乡、撒拉等各族群众。大夏河桥的修建凝聚了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建桥所用水泥10吨,是从太原采购的“黑狮牌”水泥,太原至西安雇汽车运输,西安至临夏由4辆胶轮马车运回;2吨钢材在兰州采购,亦是马车拉运;木材就地按所需购买。建桥所需石料在折桥湾开炸块石,就地加工成料石,再由马车运到工地。当时,折桥上部木结构部分已有不同程度的腐烂,负荷有限,拉运石料马车不能通行,以长圆木搭置便桥,解决了运料车辆的通行问题。
施工中为了解决桥墩基坑的抽水问题,马辅臣动员木工想办法,他们仿照天车原理,创制了人工手摇式“木刮子”,1个人可以同时操作两台,又是坐着作业,效果很好。桥梁下部施工过程中,边排水边砌墩台,7个桥墩次第筑起。石台墩木面桥于1948年底建成,桥身长约27米,桥面宽约6米,可并行两辆马车。桥两边有木栏杆,以保护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大桥建成后,受到各族人民的赞扬。大桥总投资全部工程费用共约2.7万元白洋,除捐助的500元外,余皆由马辅臣个人筹措。
土门关桥。据相关资料介绍,土门关桥是土门关边墙东西两端通过大夏河为守关士卒往来通行而架设的桥梁,建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从河中心巨石上遗留的建桥木柱石窝看,土门桥也是木架桥。
露湾桥(《临夏县志》称芦湾桥)。据《临夏回族自治州交通史》记载:“露湾桥在州西70公里的土门关附近,明朝初建木架桥,清朝又改建为握桥,桥上有屋盖,两边有护栏,雕梁画栋,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可供行人乘凉小憩,光绪间河州总兵沈玉璲及焦大聚又重修。”从这个记载可以得知,该桥位于现在临夏县马集镇关门村。近日,笔者拍摄桥梁图片时到关门村,据当地一位84岁杨姓老伯回忆,现存于关门临夏境内的大桥就是露湾桥,在他的记忆中原先为握桥,新中国成立后,两次重修均为水泥构造的桥梁,现仍在使用,可并排通行两辆小汽车。
右丞桥。据明代《河州志》记载,在州东20里,到清代时被废弃。
大夏河上现有大桥19座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临夏交通发展日新月异,目前,大夏河上建成的大桥有19座,正在建设的有5座。这些桥梁自西向东分别为:
1、露湾桥,在临夏县关门村,现为大夏河进入临夏境内的第一座桥梁。
2、马集大桥,位于临夏县马集镇,桥长128.64米,桥面宽8.5米,始建于2007年,2017年通过危旧桥梁改造项目进行了维修加固。
3、兰达村大夏河桥,位于临夏县刁祁乡兰达村,建于2016年。在该桥20多米的地方有一座废弃的钢索斜拉式桥梁遗迹,上面用水泥刻着:“团结桥,刁祁乡兰达堡民众,建于九一年九月份”的字样。
4、兰郎公路双城段高架桥,位于临夏县双城,是在大夏河上现存的最长、最高大桥。
5、旧双城大桥,与兰郎公路双城段高架桥相距约300米,现已废弃。
6、尹集大桥,位于临夏县尹集镇。
7、马九川大桥,位于临夏县尹集镇马九川,双向6车道。
8、漓水大桥,位于临夏县新集镇,建成于2020年,桥长110多米,桥面宽24.5米,大桥两旁建有古典式廊亭4座。
9、大夏河第二大桥,位于临夏市环城西路至南滨河路,长度为160米,宽32米。
10、联谊景观桥,位于临夏市新西路延伸段至南滨河路。长度为130米,宽16米,是一座斜拉桥。
11、大夏河大桥,位于临夏市解放南路至迎宾大道,长度为118米,宽30米。近年来,该大桥灯组引入了先进的光影技术,不仅可以针对不同时间、节日主题需求进行变化,还能将光影艺术装饰模式和节能模式交替呈现,该桥夜景已成为临夏的网红打卡地。
12、东郊大桥,位于临夏市城东四路至南滨河东路的跨河大桥,长度为125米,宽30米。
13、文昌大桥,位于临夏市城东二路至南滨河路的跨河大桥,长度为127米,宽32米。大桥一侧装饰有双龙戏珠的景观。
14、摩天轮大桥,位于临夏现代职业学院至南滨河东路的跨河大桥,长度为130米,宽30米,因在桥梁左旁有一个装饰性的摩天轮而得名,建于2016年。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快来围观!这是115年前的 “老兰州” 拍摄于1908年的老照片被发现
下一篇: 【溯源甘肃文化】渭水上游与黄帝族的兴起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