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这条小巷有数家小吃铺,最有名的是“怀忠黄家园肥肠面”。店员将煮熟的细拉面抓入碗中,舀上几片肥肠,持铁勺舀滚汤反复芼面,使面变热、变烫,然后舀满汤,带几片白萝卜片,撒上芫荽末,调上油泼辣子,顾客随意调醋,就蒜瓣,配以虎皮辣子、凉拌花缨萝卜,便可大快朵颐。黄家园肥肠面韧而耐嚼,汤肥而不腻,肠脆而喷香,萝卜绵而清爽,荤素搭配,恰到好处。
还有“谈记高担酿皮子”,除传统的白面外,还推出荞面酿皮子,侧重论斤出售,每天有百十号人排队,节假日队更长,迟了买不上。一般买三斤五斤,携回家享用。有的买十来斤,装塑料袋,多为亲朋结伴短途旅游野餐用。
城隍庙
兰州府城隍庙始建于北宋,奉祀汉大将纪信为城隍,敕封为忠烈侯。庙坐北朝南,自南朝北依次为牌坊、大门、享殿、正殿、寝宫,享殿前为戏楼,东西两侧依次为看楼、钟鼓楼、陪殿、长廊。陪殿供奉兰州府所辖狄道州、河州、皋兰县、金县、渭源县、靖远县的城隍木主。民众在烧香祈福之余,更多的是娱乐,购物,品小吃,看热闹。戏台上唱秦腔,为城隍过生日,善社用生动的故事讲善事,耍把戏的,说书的,卖当的,人圈圈围定的地方,总是人头攒动的百姓。随处摆有卖针头线脑的小百货摊、凉面、酿皮子等小吃摊,生意颇为红火。
而隍庙大门外短短的隍庙巷,有数家小吃铺,闻名遐迩,食客云集。巷西的“马尕友凉面铺”,所制凉面柔韧耐嚼,卤汤清爽,调料入味,抓一盘凉面,浇一勺卤汤,面汤里放煮熟的胡萝卜片、芹菜段即为卤汤,调上油泼辣子、酽醋、蒜汁、精盐,配以烤羊肉串,或牛腱子肉片,凉爽可口,胃口大开。夏天,食客排队,抢不上座位的,则蹲在门外阴凉处,端盘子,唏哩呼噜吃将起来。最好吃的凉面是桥门上名叫尕当的卖家,所制凉面筋道,拌在卤汤中面条不断,卤汤味长,调料也特别美味,回头客很多。但是他每客只卖一盘,食客若再要一盘,他就会断然拒绝:“呔!吃着个味气呢曼,你往饱里吃呢吗!”就是不卖第二盘。
兰州鼓楼(位于张掖路隍庙与陇西路十字)
隍庙巷东小吃铺品种甚多,有灰豆子、甜醅子、热冬果、油炸洋芋角角子等。但以一盘凉粉面筋酿皮子而闻名,此为兰州传统的正宗酿皮子,一盘主体是酿皮子,上盖一层凉粉,最上面摆三四块面筋,再调上油泼辣子、蒜汁、芝麻酱、芥末汁,用草果、三奈浸过的酽醋、精盐,吃起来香辣可口,为夏令的消暑小吃。
还有冬令小吃油炒粉,将凉粉小块加调料炒热,就锅盔而食,就是一顿不错的午餐。最地道的油炒粉是上沟朱家庙旁老窦奶炒制的。她的绝招是先在平底锅内倒入卤过猪肉的卤油,提升鲜味,倒入凉粉块、酱油翻炒,再攒成小堆,倒些卤油,用碗扣住,促使卤油渗入凉粉内部,一到火候,揭碗,热气腾腾,香味喷鼻,凉粉红黄油润,撒上葱花、蒜苗花,盛碗,调入油泼辣子、香醋、蒜泥、麻酱、芥末、精盐,奉给顾客,可口解馋,百吃不厌。食客常常赊账,她也不催,几月半年,分文不差地付款。
由于兰州地处黄河两岸,凭借溥惠渠、水车灌溉,成为瓜果蔬菜城,又是黄河渡口,各族经此东进西出,南来北往,接纳多元文化,在城池建设、街巷布局,乃至饮食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兰州人那种自信、开放、永远进取的精气神。(文/邓明)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 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珍贵文物首次集中亮相国家典籍博物馆
下一篇: 唐代吐谷浑人的历史印记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