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一张标记有误老照片 引出的敦煌与肃北往事

  “标记有误的老照片。”资料照片

一张标记有误老照片 引出的敦煌与肃北往事

  五十年代的莫高窟。资料照片

  莫高窟的影像资料里有一张黑白老照片,据敦煌研究院老学者孙儒僩说,这是原敦煌文物研究所的画家范文藻所拍。这张照片里共有8个人,他们身着民族服装,背景是莫高窟的九层楼,不知何时何人给图片写了一句说明:“到莫高窟朝拜的藏族一家人(1955年12月)”。

  2018年,笔者于莫高里工匠村的老礼堂里布置了一个《百年敦煌》老照片展,展示了1907年至80年代反映敦煌莫高窟及敦煌城乡的方方面面的影像历史。针对这张照片,笔者沿用了“藏族一家人”的说法。2022年,时任敦煌统战部部长的肃北蒙古族干部索龙格女士,看到这张照片中人们的打扮与相貌特征,认为我们把民族写错了,于是她用手机翻拍了一张。

  不久,索龙格部长电话告诉我说:那张照片上的人不是藏族,而是肃北蒙古族,并且说照片中站在最前面的那个少年,是如今已80岁的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前任县长满都和老先生,后面站的是他的亲人和亲戚,其中照片中的一位妇女尚健在,今已90多岁;还有那怀抱中的孩子今已60多岁。而且索部长进一步更正: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也不是1955年,而是1956年。最后索部长还特别说明,这是经过满都和老先生亲自确认的。照片中的人亲自确认,那一定没有问题,我们必须及时更正。

  A

  这张照片的信息为什么会搞错,起先猜想:当年莫高窟的大冬天里,突然出现几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人,范文藻先生便用自己工作的120相机随手拍了一张。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范先生也问不出他们是哪个民族的。若干年后,也不知道谁,看着照片中人物的穿着有点像藏族服装,于是不加考证就这么写上了。以后凡用这张照片的人,就照抄图片说明。然而,事实并非全然是我猜想的那样,其背后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厚重的故事。

  在人们的印象中,蒙古族的服饰是很有特色的,一般人都能很容易地识别他们的穿戴。但为什么到这张照片上,我们就认错了呢?这首先要从肃北蒙古族生活的特殊地域讲起来。肃北蒙古族分布于河西走廊西端的高原山区,其先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走过蒙古高原、西域天山、青藏高原,后来定居到了河西走廊西端南北两侧山区的高原雪域地区。由于他们长期在高原山区生产、生活,为了适应高寒山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和生态环境,他们的服饰具有鲜明的防寒保暖和便于穿着骑射的特点。也使他们的服饰在蒙古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与周边其他民族的服饰相互借鉴,汲取精华,使自己的服饰具有不同于其他蒙古族地区服饰的种类、款式和色彩。

  尤其是,他们跟青海蒙古族同根同源,服饰借鉴了青藏高原的一些元素,因而他们的服饰与藏族服饰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也就造成了我们把那张照片的说明写错了民族。由于肃北蒙古族的服饰文化绚烂而独特,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又因他们的服饰与其他地区的蒙古族有所不同,肃北蒙古族又被称为“雪山蒙古族”。

  明确了这张照片中人物的族属和所在地,但又一个疑问萦绕在了笔者的脑海。这八名雪山蒙古族人是从哪条路上来到莫高窟的呢?敦煌地区的人都知道,今天的人们从党城湾(肃北县城所在地)出来,一路向西北,绕过鸣沙山,在党河水库西侧折返向东北才能到达敦煌,路程将近130公里,再加上从敦煌城到莫高窟的25公里,那八名肃北人来到敦煌需要行程150多公里。在那个交通并不发达的年代,他们应该不会沿着今天这条荒凉的戈壁公路,长途跋涉来到敦煌莫高窟的吧?

  B

  此刻,突然想起,从莫高窟到肃北还有一条较近的古道。这条路如从莫高窟出发,沿着三危山腹地的大泉河(古称宕泉河)河道一路上行,就能通往肃北县城所在地党城湾。我初到莫高窟的那几年,单位上曾组织我们进入大泉沟,在一个叫大拉排的地方植树。有一次植树休息时,同去的霍熙亮、李贞伯两位老先生说,再往前行几公里就到了大泉。

  大泉,听上去一定是一个水很多的地方,出于好奇,我们几个年轻人便在植树结束后,沿着大泉河,继续前行。当我们到了那个叫大泉的地方却格外遗憾,所谓大泉并没有泉,但神奇的是这股溪流是从山底下冒出来的。此时,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出山口,远远望去,山口的外面是一片茫茫戈壁,由于天晴丽日,皑皑雪山清晰可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石油河畔老君庙

下一篇千年科技之光——敦煌科技史印迹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