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珍珠文化网

  原标题:【探寻初心】

  引洮工程:数百万老百姓的幸福梦

【探寻初心】引洮工程:数百万老百姓的幸福梦

引洮工程九甸峡水库。 省引洮建管局供图

【探寻初心】引洮工程:数百万老百姓的幸福梦

上世纪50年代,甘肃就探索引洮河水解陇中渴。(资料图)

【探寻初心】引洮工程:数百万老百姓的幸福梦

吃上洮河水,让甘肃中部山区群众开心不已。 省水利厅供图

【探寻初心】引洮工程:数百万老百姓的幸福梦

引洮工程受益区渭源县峡城乡。 省引洮建管局供图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陇中苦瘠甲天下”。引洮河水,解陇中渴,是甘肃人民一直以来的梦想。

  引洮工程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切。这项意义重大的民生工程,是陇中群众盼了半个世纪的“圆梦工程”,是陇中人民的“生命线工程”。

  跨越半个世纪,历经千难万险,2006年底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2014年底建成通水。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通水以来,成为陇中大地发展的坚实保障。曾饱受缺水之苦的安定区、陇西县、渭源县、会宁县等7个县区以及天水城区,因水而活、因水而兴、因水而美。

  梦想在延续。2015年8月,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开工建设。2020年10月17日,引洮供水二期工程总干渠全线贯通。建设如火如荼,通水胜利在望。

  一渠清水幸福长。引洮的圆梦之旅,不断延续,不停前进。

  念念不忘 引洮润陇中

  “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陇中大地贫瘠的黄土地,赋予了诗人无限的渴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早在上世纪50年代,甘肃省就提出将黄河上游最大支流的洮河水,引到中部地区的设想。

  1958年6月17日,引洮工程在岷县古城举行开工典礼,全国各地都派出工程技术人员、运送各种器材工具前来支援,一时间车轮滚滚、人喊马嘶。但囿于当时经济实力与技术水平的限制,引洮工程于1961年全线停工。

  上世纪70年代,周恩来总理嘱咐当时主政甘肃的宋平同志要“解决水的问题”。历经多年研究探索,引洮工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得以重启。又经过几届省委、省政府的努力,2006年11月,引洮供水工程再上马。

  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水利建设史上最大的一项水利工程,跨区域广、战线长、隧洞多、地质条件复杂等多种因素,让引洮工程建设难度非常大。

  引洮供水一期工程需建设总干渠110多公里、干渠146公里、支渠256公里。因为跨流域调水,引洮工程要穿越崇山峻岭,需开凿大量隧洞,架设诸多渡槽。仅总干渠就要开凿隧洞18座,总长超过96公里,是我省隧洞线路最长的水利工程。众多的隧洞一路穿越西秦岭山地、兴隆山—马衔山山地及黄土高原三大区域,给工程施工增添了很多变数。

  2013年2月3日,引洮工程进入最艰难的施工阶段时,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6号隧洞工地,实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就工程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引洮工程是造福甘肃中部干旱贫困地区的一项民生工程,工程建成后可解决甘肃六分之一人口长期饮水困难问题,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民生为上、治水为要,要尊重科学、审慎决策、精心施工,把这项惠及甘肃几百万人民群众的圆梦工程、民生工程切实搞好,让老百姓早日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

  带着总书记的嘱托和数百万陇中群众的期盼,引洮建设者们扛起责任与担当。2014年12月28日一大早,随着一声“通水”令下,洮河上游九甸峡水库的取水闸口缓缓开启,清澈的洮河水倾泻而出,涌入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总干渠,引洮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在流经18座隧洞、109.3公里后,洮河水抵达定西市安定区,再经过3条干渠、18条支渠、2条城市专用输水管线,流向陇西、通渭、渭源、临洮县及会宁县和榆中县。

  半个世纪的渴望,半个世纪的心血。自此,洮河水在“苦瘠甲于天下”的陇中开枝散叶,甘肃中部水资源极度短缺的问题得以解决。

  在洮河水的滋润下,陇中大地产业活了,农民富了,日子甜了。

  水来业兴 换了新天地

  夕阳斜照,余晖洒落,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小山村宁静而祥和。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中共甘肃工委纪念馆:兰州的一抹红色印记

下一篇【探寻初心】兰州战役 解放西北的关键一战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