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珠宝首饰历史文化 玉器历史文化 作者:佚名
龙是五瑞兽之首,龙文化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图腾文化,是吉祥嘉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无论是作为帝王的尊严,或是百姓生活的装饰,龙的形象都是极为重要的主题。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一种血肉相联的情感。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中华艺术文化里的龙纹样,深蕴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3月18日,“龙之宝藏”艺术品专题展将在南京渡江纪念馆旁的珠山会馆开幕,共展出40余件“龙文化”艺术品。其中,二件海外回流国宝级藏品首次现身,“明万历青花龙纹折沿梅花洗”堪称明代官窑精品,洗内用青花描绘龙纹戏珠题材,龙五爪,龙身细长,龙首威猛,戏珠于折枝花卉间。一条大龙居于器底正中,另有十条小龙分布于内壁和口沿。“明宣德五龙金盘”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孤品,五条金龙汇聚盘中,龙的身体“左盘右蹙如惊电”,尽显神威。 此外,还有“唐龙纹铜镜”、“明代龙形金簪”、“清雍正青花过墙龙纹大盘” 、“清乾隆青花牡丹龙纹大碗”等诸多精品展出,将为广大收藏爱好者奉上一场精美的视觉盛宴。为了使读者更详细地了解与龙相关的藏品知识,本期特别策划邀请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瓷器委员会主任何政谷先生全面解读“玉龙”文化。
我国自古就把玉作为人类美德的象征,《礼记·玉藻》云:“君子于玉比德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早在上古时期先祖就已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玉德比喻人德,玉德成为人类重要道德标准之一。《说文解字·玉部》:“玉,石之美也。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折不挠,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西汉时期玉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伦理哲学的象征。
龙是中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端的象征,代表了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崇龙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龙的形象,查海龙形堆塑距今已有八千年,殷墟甲骨文出现结构完备的“龙”字,迄今亦有3000多年,玉与龙的巧妙结合,充分体现了古代先人的精神追求与文化传承。
玉龙,作为中国传统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地上历经沧桑变化,几多王朝更替,却一直为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所共同接受,连绵不断,随着时代的演进,不断拓展其内涵,丰富其外在形式,推陈出新,高潮迭起,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原因何在?当代社会我们又当如何看待玉龙与中国传统玉文化?他们对当代社会又有何等意义?这些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同样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严肃使命。
考古发现
龙,作为一种精神崇拜,是我国上古先民对自然现象与现实动物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人类对不可思议的自然力的一种“理解”,是“模糊意识的集合体”。
辽宁阜新查海原始村落遗址是现今发现最早的我国史前崇龙遗迹。查海遗址属“前红山文化”遗存,距今约8000年。其“龙形堆塑”位于整个原始村落遗址的中心广场内,由大小均等的红褐色石块堆塑而成。龙长1970厘米,宽180-200厘米,成东西排列,扬首张口,弯腰弓背,尾部若隐若现。这条石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形体最大的龙。查海龙型堆塑,已基本具备中国传统龙的特征,即出现了龙头、龙颈、龙鳞、龙体、龙爪、龙尾。
1987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处距今6500年左右的古墓中,发现了墓主身旁有一具用白色蚌壳摆塑的“龙”的图案。这是首次在墓葬中发现有龙形堆塑出现,他的出现充分佐证了龙在史前时期已在人类社会拥有崇高的精神地位。
红山文化玉龙:红山文化是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距今有6000年左右的时间。
玉龙呈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龙眼突起呈梭形,前面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颈背有一长鬣,弯曲上卷,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并磨出不显著的浅凹槽,边缘打磨锐利。龙身大部光素无纹,只在额及鄂底刻以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整的小菱形。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其造型特征已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此件玉龙的具体用途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龙体背正中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头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考虑到玉龙形体硕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
玉猪龙,该种龙型为头尾相连或近似相连状,有的造型如同玉玦,通常头部甚大,短肥耳,圆眼,口部有獠牙的表现,头尾之间缺口未完全断开。通体浑厚圆滑,刻画线条极为匀称流畅。面部磨出有平凹变化的瓦沟纹,与刻画纹相互配合,起到突出耳、目、吻、鼻孔等各部位的效果。这类造型在红山文化的地域内出土数量较多,因形似猪首,故被称作为“玉猪龙”(现在亦有学者认为是熊首)。由此可见,红山文化时期大多数龙的形象,其现实来源应该是猪。
红山文化玉龙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虽然他不是考古发现中最早的龙形遗存,但红山玉龙的典型意义仍不容置疑。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红山玉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凌家滩文化玉龙: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距今约5500-5300年左右。该遗址内出土的玉龙呈扁环状,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部雕出两角,龙须、嘴、鼻、眼部皆以阴刻线表示,身体一圈皆以阴刻线饰以纹饰,应是龙鳞的最早表现形式,用以佩戴的小孔是打在整体造型下方近尾端。这件玉龙的发现意义重大,可谓中国古代玉器传统题材“咬尾龙”的开山鼻祖。与成熟龙形态基本一致。凌家滩文化玉龙的出土,表明了我国崇龙文化地域的整体性时间的同步性。
史学探源
原始崇拜体系造就了龙这一精神圣物的出现。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是人类精神世界形成的标志。在中国原始崇拜体系的形成中,自然崇拜在史前文明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他直接影响着中国文化精神的构建。自然崇拜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条件下,伴随着早期人类最初的自觉而产生的一种原始信仰。它实际上是将支配早期人类生活的自然力和自然物人格化,变成超自然的神灵,作为崇拜对象。动物崇拜也是自然崇拜的内容之一,是早期人类狩猎时期社会意识的反映。它以动物为崇拜对象,认为各种飞禽走兽为有灵之物。对动物的崇拜和对自然现象的崇拜,成为巫术活动中的极重要的内容。原始人类往往把狩猎的成功与失败、是否遭到猛兽的危害与主宰自然界的神联系起来,看作是神意志的表达,而这些动物就成了神意志的体现。由此产生了原始人的献祭活动,即在狩猎归来后,先要以猎获动物的一部分祭神,对神的赐予表示感谢,然后才食用。在这种活动中,献祭的动物就成为人与神联系的中介,在这些动物身上表达着原始人对神的祈望和崇拜之情。当原始人类由狩猎经济向农业与畜牧业经济过渡后,虽然猎获动物作为食物来源的重要性逐渐减弱,但在献祭中以动物为祭物这一点并没有变化,动物依然作为人神沟通的工具。由此,献祭的动物逐渐神圣化。这种献祭活动最初是简单的,但逐渐演化成一种庄严的仪式,并且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需要向神祈求的事项,如部族成员疾病、死亡,部族之间的冲突,狩猎、耕种采集、迁徒等等。仪式上除了以动物作为祭物外,还要使用大量的祭器和礼器。在这些祭器和礼器上,原始人类以极为虔诚的心情,绘出或刻出他们所崇敬的各种自然形象,如日、月、山、川、云、动植物等。这些彩绘或雕刻虽然是一种摹拟,但不少摹拟,特别是对动物的摹拟进行了夸张,在夸张中体现了创造者的宗教观念。因此,这些由摹拟而形成的图案、饰纹或雕刻不仅与原型动物有了某种差别,而且具有了神圣的宗教含义。正是在这种具有宗教性的动物形象中,出现了最初的带有龙特征的动物纹饰,学者们把这种纹饰称为原龙纹。中华龙形的最初形态由此产生了。
玉龙纹饰的发展与演变龙纹在玉器上出现是从新石器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代,朝代的更迭,人世的沧桑,文明的发展,观念的演变都对龙纹的形象及其含义产生着千丝万缕的影响。龙形象的演变折射出来的是不同时代对龙的信仰观念的演变。从而形成了各时代独有的特征。
新石器时代至西周:我国最早的玉雕龙纹,可以说是出现在新石器时期的红山文化。新石器时期龙纹的特点是:龙首长,似马头,吻部前伸,略往上翘,无耳,长角(长鬣)后披,眼睛突起似凤眼,又像梭形眼,也可称菱形眼。整体浑圆,没有棱角;通体为圆柱形,光素无纹,只有点缀的网纹,形制厚实古朴,这是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风格特征。多是青黄玉质制成,玉质略软,刀法雕琢简拙粗犷。
商代龙纹的特点为:龙身似蛇而短,尾部呈勾卷状,只雕一足;头有独角,角似柱形或蘑菇头形,称兕形角;眼睛多作“臣”字眼、目雷纹眼或斜方格眼,且多雕成张大嘴的姿态,以表示凶猛。商代早期的龙纹玉雕多为薄片状,阴刻线有单线条和双线条两种,线条以直线为多,有棱有角,在龙的身上出现的纹饰,有重环纹、单环纹和云雷纹。
西周时龙纹的特点是龙纹身体变得细长,身上的纹饰也较复杂,线条多弯形或弧形,这时期的重环纹、云雷纹等纹饰很盛行,在龙的背部出现的脊齿纹比商代时期的密,而且很盛行这种纹饰;龙的兕形角渐渐消失,出现了像头发一样的角,还有云纹式的耳形角;眼睛仍有斜方格眼和“臣”字眼,但“臣”字眼的眼角线拉长,有的拉长再勾卷,形成了西周自己独有的风格。此外这时期大多不刻划龙足,龙身上的纹饰呈图案化,起着装饰作用。
春秋至汉
春秋战国时期,龙体周边以双阴线挤出阳纹线,更突出了龙形的轮廓。春秋战国时期玉龙特点:龙纹身体更长了,呈曲折形,似英文字母的“s”,我们称之为“S”形或“双S”形龙;龙身上多饰以谷纹纹饰,这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纹饰,战国时期广为流行,春秋时期常用的卧蚕纹,纹饰突起,立体感强,刀工讲究;龙纹中的角,有一条基本规则,即“商代没角不是龙,西周有角没有足,晚周角形似耳形,战国与耳全无异”;龙纹的眼睛见不到“臣”字眼了,开始出现单线或双线雕的圆形眼与角度浑圆的方形眼和单凤眼,其双线雕手法是外圈线细,内圈线粗,使眼睛突起,更显有神,形成浅浮雕。
汉代的龙形渐渐向盘龙发展,并趋向具有四足兽的体形。王充在《论衡》中写道:“世俗画龙,马首蛇尾。”这就是汉代龙纹的写照。汉以前的龙纹就是单纯的龙纹,而这时期龙纹常与螭虎纹、凤纹配合在一起构成图案。龙纹常出现在璧上,佩上。汉代因螭虎纹开始盛行,龙纹渐渐就少了。此时龙角是出现在云纹耳后面,近似鹿角一样的长角,有的勾卷,还有的分岔后再分别勾卷。眼睛多杏核眼,加长眼梢,到了汉代晚期,多是眼睛的下眼皮下垂。汉代玉龙的鉴定要抓住龙的头形和眼形的特点,其次汉代有“游丝毛雕”的工艺,即阴刻线细如毫发,似续似断。
魏晋至唐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故这一时期的墓葬出土的玉器很少,并且玉饰的体积极小,大型玉礼器和成组玉佩饰几乎没有发现。所以研究玉器的古书中极少见到这一时期玉器的著录,几乎形成了断代期。从迄今所见到的少量玉雕龙饰看,其基本延续了汉代玉龙的风格。
唐代玉雕图案完全摆脱了汉代式样,这时期玉雕注重神韵,龙纹也表现得威武雄壮,昂首奋鬣,俯仰翻腾。这时期龙纹的几个特征是:一、龙身似一条粗大的长蛇,身体两侧刻有两条阴刻线,四腿四爪、爪子臃肿有力;这时期玉龙身上开始出现似鳞纹样的纹饰及斜方格纹,纹饰从颈部直至尾部;尾为秃尾,没有什么装饰。二、这时期龙的头形长,张嘴吐舌,嘴极大,张开后嘴角超过眼角,龙嘴之大,是以前年代从来没有过的。三、唐代龙腿的小腿部分在关节处有山羊胡子状的腿毛。
宋元时期
宋代龙素身的多,在身体两侧也是用阴刻线刻划出两道边,把龙的立体感表现出来,但两条边线比唐代的边线雕得粗。龙腿很长,尤其是后腿,曲折度大,可看起来显得无劲,不像唐代的那样有力;宋代龙腿的关节处有钩形腿毛,也有呈飘浮状并长于唐代的腿毛;在小腿部位有短阴线表示腿上的汗毛,爪子一般是 3个或4个。宋代龙纹的尾巴尽头处有少数出现了好像火焰一样的装饰物,这种装饰物到明代龙尾上出现得就多了。这时的辅助纹饰云纹多种多样,它不像唐代云纹那么肥硕,云纹尾部拉长卷云纹式样也多样化了,还出现了龙纹旁边有山石作陪衬的纹饰。元代的玉龙盘旋曲折,上下翻腾,气势磅礴,很有气派。雕工多用深雕和三层透雕相结合的手法,把龙在云中穿行,上下翻腾表现得活灵活现,给人以动感。
元代龙纹的风格特征:这时期龙额后面有两根细长角,龙眼睛是丹凤眼,粗眉紧靠在眼上面,给人以眉毛压着眼睛的感觉,目光熠熠,一副凶猛的样子。这时期的龙有一个特点,即龙是侧龙,但同时又多出现两只眼睛。龙嘴与宋代的作品相似,上唇也是往上翘,呈勾云式,但嘴张得没有唐代的那么大。元代的龙发细长向后飘浮,线条自然优美,龙的躯体呈细长颈,鼓腹、秃尾,龙颈是用粗阴线斜刀断开,以使龙头更加突出。这是元代玉雕的一个特征,无论何种飞禽走兽,皆同此法。
明清时期
明代龙头刻划的刀口深,脸雕得又长又宽,大多是侧面脸,但两只眼睛都露出来了;眼睛为圆眼,是用小圆管钻一圆深槽,以中间的小圆乳钉为眼睛,突出很高,俗称“虾米眼”。明代龙纹的眼睛还有斜线形、竖线形和平线形。发型的典型特点是短发,从根部就向上前方冲。明代中晚期龙纹的腿的小腿部分很细,中间刻有密集的短阴线,小腿好似一木棒直直的,没有骨骼感;在大腿与小腿之间的关节处有刀口很深的卷云纹,并在关节后面出现似山羊胡子样的腿毛;爪子为风车状,有3至5爪之分,但多见的是四爪龙、五爪龙。明代基本上看不到素身龙,整个身体用斜格纹来表示鳞纹,身体瘦长,尾部有装饰物,有的是云纹装饰,有的是火焰纹装饰。明代玉龙雕工粗糙,为历代之首。清代龙纹有仿古代风格的龙,也有本时代风格的龙。清代龙纹头额宽阔饱满,龙角的距离宽,龙头比明代短,发型不规律,好像从头的四周长出,到处乱飞,用“怒发冲冠”来形容是再恰当不过了;眼睛也是凸雕圆眼,做法同明代一样,但在乳钉四周又打磨,比明代细致;此外,眉毛出现锯齿眉,而腮部也是用锯齿纹来表示的。龙身的鳞纹更写实、更形象化了,尾部装饰种类繁多,有枫叶形、火焰形和锯齿形等,腿毛除了山羊胡子状,又出现了锯齿纹;此外,清代龙爪子也是3至5爪,但雕刻刀法软,不像前几代那样有力。清晚期龙头扁短,无神韵,纹饰琐细,无力量感,缺乏生气。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浅谈青铜铸币环钱历史
下一篇:首饰传统工艺的继承与开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