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珠宝首饰历史文化 玉器历史文化   作者:佚名

 

(多图)璀灿夺目的结婚钻戒

 

      相赠戒指是一种传统的表达爱的方式。钻石戒指因为象征着坚贞不渝,自15世纪以来便成为人们结婚戒指的理想选择。随时代的演变,结婚钻戒的款式像一阵阵爱之浪潮,不断推陈出新,款式更加精彩。结婚钻戒对女性来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一览奇妙的结婚钻戒演变史,可以窥得不同时代女性的风采。

    第一个佩戴钻饰的女性


      很多年前女性是被禁止使用钻石的。在13世纪法国皇帝圣路易斯曾禁止妇女佩戴钻石饰物,他认为只有圣母玛利亚才有资格佩戴,钻石的珍贵由此可见一斑。到15世纪中时这条规定才被一个叫做雅丽丝的平民女子所打破。她既不是皇室成员又不是贵族出身,但却使法王查理七世倾倒,令她地位超然,漠视法令。从此以后钻石不再是特权阶级所独享了。

      1477年,奥地利的马克西米连一世在与法国勃艮地的玛丽公主定亲前,接到公主的一封来信,内文写道:定亲之日,公主必须戴上镶有钻石的指环。由此,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第一枚结婚钻戒就此戴在了玛丽的手指上。钻石戒指从此成为情侣们忠贞爱情的至高信物。  

 

(多图)璀灿夺目的结婚钻戒

 

      当代的情侣衫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了。一对情侣的左边衣袖用相同布料做成,是中世纪传统爱情的象征。另一古老习俗就是两人佩戴的珠宝头圈。

      中古后期为摆脱单调的镶制法,工匠开始把浪漫的意念引入钻戒设计上。他们采用了拱型的钻石,加以精巧的镶工,做出更别致的设计,如蔷薇形雕饰,英文字母,或象征处女的百合花纹章。  

 

(多图)璀灿夺目的结婚钻戒

 

      更有甚者把爱情诗刻在戒环内。这些爱的蜜语饰以阳光下的玫瑰,在闪耀的珐琅上更显醒目。16世纪嫁与英王享利八世为妻的安,在她的婚戒上刻着:“神把我差遣给您。”“爱人”一词被发现刻于一只公元前400年希腊的订婚戒指上。

      多变设计始于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曙光照耀着欧洲,艺术家们突破禁欲主义的束缚,开创了注重人性的新艺术,宫殿建筑比教学更受到重视,圆拱顶,彩色玻璃窗,建筑更接近人的生活。服装以意大利为代表具有开放、明朗、优雅的风格。男装雄大,女装浑圆。天鹅绒、织锦缎和织进金银线的华贵面料备受青睐。女装是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领口呈V型,胸口袒露很多。

      与此相应,16世纪金匠的工艺再创高峰,他们创造了一种新颖的双环婚戒,可分可合,正象征了婚姻合二为一的意义。有人在指环上刻上:“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1525年,马丁路德和加德林波娜结婚时,就是佩戴这种双环戒指。  

 

(多图)璀灿夺目的结婚钻戒

 

      除了感生的象征外,钻石还被用作书写工具。一枚镶上尖锐钻石的戒指在玻璃上书写的奇想尤其受到欢迎。伊丽莎白一世就曾经在玻璃窗上以文字和著名诗人兼政治家饶列互诉衷情。饶列说:“我乐于接受提升,但亦害怕跌倒。”伊丽莎白复:“倘若心有所惧,干脆不要提升。

      17世纪女士社交良伴

      17世纪的艺术风格称为巴洛克风格,其特点是气势雄伟,生气勃勃,擅长表现各种强烈的感情色彩和无穷感。女装表现为流动的衣褶、变幻的线条、缎带、花边、刺绣、饰纽等多种装饰令人目不暇接,领口坦胸露乳,裙子至少要两条重叠穿用,长长垂至地面。这给珠宝设计提供了足够的想像空间。  

 

(多图)璀灿夺目的结婚钻戒

 

      与此同时,戒指的款式又有新的变化。有形状如燃着火的心,插着爱神之箭,双环戒指也多了一层浪漫的象征,以紧握的双手来代表信心。       结婚戒指多戴于大拇指。但在婚礼上,人们仍按传统戴在无名指上。在戒指上题诗依旧盛行,人们费了不少心思来构思诗的内容。比如:“爱那一位送你这枚戒指人,因当你青春不再时,他仍愿吻你。”

      为了满足人们对闪光的追求,打磨的技术再度改进。工匠把钻石镶制在银上,以衬托其雪白光芒。

      由于在巴西发现了钻石,使钻石的供应突然增加,钻饰也成了珠宝商的生产主线。同时,经过改良的烛光灯饰使更多的社交活动可以在晚间举行。而闪烁生光的钻石亦能以最佳的姿态出现。钻石成为女士社交的良伴。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海底珠宝的发现

下一篇:琉璃:易碎的贵族艺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