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中华文脉 中国文脉 作者:佚名
这一代学人,他们耳闻目睹梅兰芳演出《洛神》的盛况,对这部新戏的感染力和传播力有切身体会,作为学者,他们也更清楚地意识到,必须要用学术的方式去同梅兰芳竞争,才能抵消《洛神》戏被当作《洛神赋》的现代解释而在社会上产生的影响。20世纪的这一代学人,是在梅兰芳的《洛神》风行一世并且被奉为戏剧经典的时代压力下,开始进入曹植《洛神赋》的研究的,他们不避重复接二连三地发表长短不一的论文,与其说是要贡献自己新的研究成果,不如说是在一种文化焦虑中表态,以凸显自己的学术立场和学者身份。
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开始,一个曾经冷寂下去的学术话题被重新提起,直到三十、四十年代,还有舒远隆、黄秩同、詹锳、许世瑛、杨颿、逯钦立、缪钺等学者发表有相关论文。整整讨论了二十年。其中大部分论文都认为《洛神赋》和“感甄说”无关,甚至和“忠君说”可能也无太大关系,也许它只是一个平常的文学练习罢了。
回望这一千多年的历程,如果没有曹植的《洛神赋》,便不会有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也许也就不会有梅兰芳的《洛神》。若没有梅兰芳的《洛神》,人们对《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解读也许不会如此八卦。不过,若没有梅兰芳的《洛神》,还会有那么多人去认真探讨三世纪曹植的这篇赋和顾恺之的这卷图,会为它们写那么多篇文章吗?
当曹植和梅兰芳的背景最终淡去,永恒流传的《洛神赋图》还在吸引着人们去解读。只是这场解读注定无解。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何以中国 何以不朽
相关推荐
- 中国学者"海淘"敦煌文献15载:让流散的文化瑰宝"回家"
- 爷爷留下的传家宝,是70年代末的“头版小人书”
- 探访嘉峪关新城魏晋墓群六号墓
- 历史眼丨巧用谐音,景泰县取名趣谈
- 天祝铜牦牛 甘肃“第一牛”
- 传说刘伯温 在陇南 也斩过龙脉
- 张掖肃南:清明祭英烈 传承红色精神
- 以“中国笔墨”书写新时代长征史诗 ——甘肃积极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 历史眼丨唐玄宗做了个怪梦才有了正宁县之名
- 兰州人创造的奇迹 背冰上山栽活白塔山上第一批树苗
- 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戎人车舆复原展举办
- 兰州“八办”纪念馆——文物里的红色故事
- 甘肃携秀美风光和经典非遗闪亮登场
- 南古城 一个王朝远去的背影
- 组织领导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斗争——记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共兰州特别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