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珠宝首饰历史文化 玉器历史文化   作者:佚名

  一九二八年,弗莱克.梵卢斯出生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的钻石打磨师世家。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钻石打磨师,但他不满足于继承家学,遂到阿姆斯特丹钻石学校去认真深造,一九四九年在一家钻石加工厂工作。谁知命运不济,先是入伍当兵,随后失业,过了许久的流浪生活,才在邮局谋到一份分捡邮件的差事,后来得到升迁,成了邮件押运员。
  然而充满他心中的不是邮件,而是闪闪发光的钻石。把一枚被灰不拉几的外壳裹住的歪歪扭扭的原石加工成几十乃至上百个棱面的光彩夺目的成品,那是多么有意思,多么令人欢欣的工作啊!他终于在一九五八年十月二十三日离开家乡,到安德卫普去投奔他的一个同学,重新操起打磨钻石的行当。不久之后,渐渐赚了几个钱,干脆自己开了一个钻石加工厂,雇了二十个工人,希望干出一番事业来。无奈福星未至,生意萧条,到一九六○年底又不得不忍痛关门,应聘到一家公司去当打磨师的领班,转瞬之间,他已在这家公司干了二十多年。活到五十岁上,温饱无忧,对人生已不存奢望了。
  一天深夜,梵卢斯刚要就寝,忽有一位钻石业同行来访。此人连句「打扰」之类的客套话也不讲,就从衣袋里掏出一小块黑黝黝的东西放在桌上。「你看这是什么!我刚买下它,重一百二十五克拉。我想,这黑石头里面可能藏着一枚光彩夺目的钻石。」
  来客坦率地说,他买下这块钻石花的钱并不多,因为卖主认为它只能用来磨钻石粉。他还提议:「如果你同意,我出原石,你负责打磨,将来平分利润。」
  梵卢斯反复打量了这黑黝黝的东西之后,回答说:「就这样,我们合作吧。」
  梵卢斯没有料到,这块顽石的打磨会如此艰难。为了考察宝石的内部情况,需要开天窗,也就是说要在它的表面先磨出一个小小的平面。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工作费一天时间即已足够,可这次却整整花了他一个星期。可是,当他从天窗认真观察这钻石的内部结构时,却完全绝望了。因为无论怎么都看不到钻石特有的闪光,进入里面的光线像落入神秘的无底深渊一样,完全被吸收了。
  买得这块钻石的朋友也对它失去了兴趣,深信它只值他所花的二百五十美元。他对梵卢斯说:「你想要就卖给你吧,我一分不多要。但愿你能把这宝贝弄成一件值钱的东西。」梵卢斯就这样成了「黑魔鬼」的主人。
  一般的钻石是单一的纯碳结晶体,比较好打磨。可这块从扎伊尔采得的怪物却是由很多细小的晶体积聚而成,硬度大,脆性和难度也大,稍有不慎,便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伤,甚至将整块宝石毁掉,梵卢斯反复斟酌,细心打磨,费了三个月的时间,才打磨好底端最大的一个平面。在这之后又过了一年,他终于把这个「黑魔鬼」琢成了一个具有五十七个平面的光彩夺目的「黑美人」。
  出乎意料的是,他的黑美人没有人赏识。请经纪人推销也找不到合适的买主。扫兴之余,他只好将它存进一家银行的保险箱,等待机遇的到来。
  这一等就是五年。一九八六年元月,他在街上偶然见到一个熟人,那人说:「有一个人对你的黑美人感兴趣,他专门收藏有色钻石。」
  这个有色钻石的收藏者是大名鼎鼎的富翁巴布.亨德利克逊。此人系钻石师出身,对于真假一目了然。更兼善于经营,年纪不大便腰缠万贯,把那琢磨钻石的苦差事雇人去做,自己漫游世界,到处探访搜寻珍奇异宝。他一见到梵卢斯的黑美人,当即惊叹不已:他见过不少黑钻石,但欣赏四十二点二七克拉这么大的巨钻,还是头一次。这是天下第一的大黑钻!琢磨得最完美的黑钻!
  成交时,二人都流下了眼泪:亨德利克逊喜得至宝;梵卢斯的心情则比较复杂:既因自己的杰作终于有人赏识而高兴,又为它不得不转归他人而伤心。
  亨德利克逊获得这世界第一大的黑钻石之后,正式给它命名为「伦勃朗」,以纪念那位名扬天下的荷兰画家。
  一九八六年六月二日,亨德利克逊在自己的珠宝店里为「伦勃朗」举办首展式,正式将它介绍给新闻界和广大宝石爱好者。黑钻石在洁白丝绒的衬托下显得格外雍容华贵,闪耀着神秘而深沉的光辉。它由防弹玻璃罩着,周围还装有电子警报器,特别是主人为它买了数百万美元的保险,使得人们纷纷猜测它的商业价值。人们知道,曾先后号称天下黑钻之冠的美国「斯蒂克斯河」和荷兰「阿姆斯特丹」都才分别重二十八点五和三十三点七四克拉,但都价值几百万美元,这枚重达四十二点二七克拉的真正头号黑钻石到底值多少呢?亨德利克逊笑而不答:他的这件新藏品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有人还向梵卢斯打听他卖黑美人得了多少钱,梵卢斯也没有正面回答。他只是说:「我对收到的报酬很满意。我的艰苦奋斗和辛勤劳动终于带来了丰硕的成果。」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德累斯顿奉献世界顶级珠宝收藏

    下一篇:海底珠宝的发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