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儿童故事   作者:佚名

  即便在隋炀帝治下,也有李文博这样的清官。
   今年4月,江苏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疑似隋炀帝陵寝的古墓。该古墓出土墓志写有“隋故炀帝墓誌”。经过半年多反复论证,11月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权威专家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专家称,墓内发现的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结合文献记载,隋炀帝杨广生于公元569年,卒于公元618年,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隋炀帝作为一代亡国之君,毕竟还留下了两颗牙齿。
   在隋炀帝时期,天下大乱,英雄辈出。然而在那样一个乱世,有没有清官呢?当然有,下面这位就是。
   李文博是博陵(今蠡县)人,他是隋朝初的名士,从小就性情忠贞耿直,聪慧好学。他每次读书读到国家治乱、政治得失这些地方,都会反复诵读体会。对于忠臣的操守,他十分推崇。在家乡,他的口碑颇佳。
   隋文帝开皇年间,李文博投入隋军帐下,作了羽骑尉。他的才德被当时的吏部侍郎薛道衡所知晓,薛道衡就调李文博在自己幕府中任检书史,并负责监察侍郎的治政优劣。薛道衡常常让他在厅堂帷幕中翻阅经史一类书籍,并让他观察自己做事。如果侍郎们有善举义行即抄撰记录,对侍郎选用的上陈文辞,薛道衡也委托文博进行评论。
   李文博严守道义,甘居贫穷,虽然衣食不富裕,但始终保持着高尚的情操,从不随便交往其他的幕僚,恪尽职守,同辈人没有不敬重的。薛道衡深知其家贫困,曾经常给以资费,进行周济。
   李文博才华横溢,通晓古今,对历代的兴衰和治政的方略都了如指掌,然而没有当官吏的才干。李文博在薛侍郎处,由检书史升为校书郎。后又聘任县丞,做了一个辅助的官吏,但经历了数年都没被调整过职务。
   数年后,薛道衡已是司隶大夫,在洛阳东都尚书省遇到李文博,对李文博的境遇非常怜悯,遂奏请朝廷批准录李文博为从事。
   在洛阳时,李文博曾到房玄龄那里去,房玄龄在大道上送别他。房玄龄对他说:“您生平有高尚的志向,只做正直之事,现在您已经当上了尚书省从事,所以应该合乎平素的心愿了。近来贬斥邪恶褒奖良善,你做这样的事有多少呢?”李文博于是举起手臂高声说:“要使水流清就一定使源头洁净,要使树梢直必须使根部端正。现在政治源头混乱,即使每天免除十个贪赃郡守之官,又能起什么作用!”他为人耿直憎恨邪恶,不知避忌某些言语举动。在这时朝政渐渐败坏,官员们有很多贪赃受贿,只有李文博不改变他的操守。
   隋末战乱四起,李文博流迁他处,不知所终。对于一个乱世的清官来说,能被历史记忆已经是一件难得的事情了。

  作家诗人匡天龙的简介
   匡天龙,笔名有流沙、流沙江、匡天龙、匡花坛、匡花堂、匡语堂、匡天马、匡神堂、匡神坛、匡四堂、匡四坛、匡文坛、匡金火、匡天下、匡匡匡、洪湖浪、洪湖浪涛、流沙江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1976年中秋节生人。现年45岁。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汴河镇剅口匡家祠堂村匡家湖街人,有著作多部。现在是广东省广州市 金火学校校长。祖籍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渣津镇匡家村人。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清官苏琼:哪有机会谈俗事

    下一篇:由爱因斯坦想到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