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化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原标题:【理响中国】中华文明根深叶茂 汉字润泽源远流长
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并与文明演进相伴相生。探索中华文明的历史起源、发展脉络与基本走向,最有效的考察角度之一是汉字。如果把中华文明比作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那汉字就是润泽大树成长的土壤和源泉。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且仍在使用的自源性文字符号系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所在、根脉所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汉字对于文明探源、文化传承和民族维系的重要作用,认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这些重要论述将汉字研究的意义提升到中华文明探源和中华民族存续的高度,既是对汉字的文化属性、哲学内涵、历史价值的准确把握,亦是对汉字与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辩证关系的深刻揭示,把中华文明历史的研究引向了深入,具有极高的思想意义和时代价值。
汉字滋养下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傲然挺立、枝繁叶茂、生生不息,赓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汉字是中华文明诞生的见证者、中华文明繁荣的记载者和中华文明演进的参与者。从汉字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华文明博大精深的历史内蕴,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时代赋予语言文字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
远古表意符号见证中华文明诞生
传承发展中华文明需要探寻中华文明的源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
涉及殷商文化以前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方兴未艾。1996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作为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正式启动,2000年结项。该项目提交了重要成果《夏商周年表》。该年表把公元前2070年作为夏代的起始年,公元前1600年作为商代的起始年,公元前1046年作为周代的起始年。从夏代开始,到中国有明确纪年的“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其间共1200余年的历史从此有了年代框架,经进一步精确化后,继续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发展就有了基本依据,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起承转合的脉络便更加清晰。2001年开始,分四个阶段,由国家文物局和科技部牵头,又实施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重大项目,简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工程明确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的过程,实证了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该工程认为,大约距今5800年前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及西辽河等区域就已经出现文明迹象;距今5300年前以后,中华各地区都陆续进入文明阶段,出现“满天星斗”的散点局面;而在距今3800年前左右,中原地区形成了更加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强势影响四方民族,成为中华文明的核心和引领者,从而出现“众星拱月”的仰中态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为进一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除了依据甲骨文之前的考古遗址和文化遗址外,还可以从符号层面进行,可以将远古时期散见于全国各地的表意符号同殷墟甲骨文之间建立起脉络关系。
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有很多种,文字是重要标志之一。创造了文字的民族一定是进入了文明时代的。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虽然还有许多其他标准可以采用,但通过考察文字的起源来探寻文明的起源,应该是较为有效和较易得到公认的。文字的发明与使用可以证明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阶段,汉字的出现也是中华文明诞生的见证,所以对于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的研究,汉字不应缺席。汉字映照了造字时代的历史背景,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基因,研究汉字起源是探求中华文明源头及早期形态的重要途径。迄今为止,大家公认的年代最早的汉字是距今3300多年的殷墟甲骨文。甲骨文已自成系统,相当成熟,足以说明殷商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成熟阶段。但文字与文明的成熟不是短时间突然发生的,在此之前应该还有更早的文字形式和文明样态存在,认识中华文明的真正源头还需要再向上追溯。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 经典诗词何以青春焕发
- “诗意长安” 的正大气象
- 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