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化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王康(前)和同事们在金陵刻经处技艺展示区内镌刻(4月19日摄)。
1992年出生的王康是南京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八代传承人。他常说自己是一名现代“刻字工”。
已有150多年历史的金陵刻经处位于南京,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及流通于一体,至今仍保持着以“雕版、刷印、装帧”为主要流程的手工制书传统。在这里工作的十年间,王康参与了20多部古籍、近10万字的雕刻。每当倾心雕刻的版片新鲜出炉,他的那份喜悦感,如同“亲眼见证婴儿的诞生”。
2020年,凭借精湛的技艺,王康被评为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刻经技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是古人的智慧,也吸纳了刻字人独有的气韵,在具备传统工艺文化美感与价值的同时,人的气息也在雕版作品上入木三分。
“择一事,事一生。工匠精神于我,在于手艺人的坚守和执着。”王康说。接下来,他将继续进一步契合时代,有效利用现代传媒方式使更多的人感受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的独到内涵。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上一页
1
2 3 4 5 6 ...2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标签: 古籍 金陵刻经处
责任编辑:王贵溪 审校:钟炳祥
相关新闻
《永乐大典》:珠还合浦、历劫重光【讲述】 自1979年建社以来,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逐渐形成了以文史类工具书和历代珍稀文献整理影印出版为主业的专业出版特色。国图社的图书产品,特别是一些由珍稀中华传统文献整理而成的大型丛书,已成为海内外各大文献收藏机构和学术研究机构重点购藏的目标。同时,近年来国图社在海外汉籍整理出版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海外藏《永乐大典》的回归与再造颇...
古籍保护这十年:让古籍“活”起来传下去明万历苏州刻本“丹渊集”修复前。资料图片 草长莺飞,春风拂柳。这个春天,古籍修复师李英和边莎没有像其他退休的人那样去赏花踏青,而是安静地坐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的大办公室里,手底下,上千年的敦煌遗书被徐徐修补复原。 在上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加强文...
激活数字服务平台,给古籍注入新的生命力激活数字服务平台,给“养在深闺”的古籍注入新的生命力 古籍,即1912年之前经过刻印、抄写等方式所生产出版的图书和文献,用来传承文明、普及教育以及记载历史,承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已完成普查的270多万部古籍中,仅有7万多部可供线上阅读,更多海量古籍文化资源亟待数字化,这也是当下古籍保护、传承与开放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上海古...
乾隆的“天禄琳琅”藏书 80后跟着60后修好了1月7日,国家图书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历时8年之久的馆藏清宫“天禄琳琅”修复项目取得圆满成功,正式结项。 《六家文选》修复前后对比。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供图 也许还有人不清楚,什么是“天禄琳琅”?是书。那是一本书、一套书还是一屋子书?和很多清宫戏一样,故事要从乾...
广东省社科院珍藏古籍逾13万册 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记者29日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获悉,该院成功入选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并于近日举行了揭牌仪式。 广东省社科院珍藏的古籍 广东省社科院 供图 目前,广东省社科院珍藏的古籍总数超过13万册,其中不乏稀世罕见珍品,如元大德三山郡庠刻元明递修本《通志》、明正德刻本《清...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下一篇:卢沟桥畔书香飘【组图】
相关推荐
- 瑞士向中国返还5件流失文物艺术品
- 课后托管班招生火爆 孩子喜欢的托管生活什么样?
- 安徽视障男孩圆梦大学 选择入读特教专业
- 对抗中年焦虑 41岁女性考北电开启人生新尝试
- 脑机接口,帮人开口
- 各国都是几月份开学:留学新人须知——各国开学时间全汇总
- 教育部: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
- 做足“功课”迎接新学期,各地多措并举保障秋季开学正常有序
- 河北武强:300余名孩子手绘百米年画长卷
- 浙江省博物馆新馆开馆
- 已参加15次高考的唐尚珺决定复读 曾称新高考“挺有挑战”
- 英媒:文物被盗暴露大英博物馆荒谬做派 拒还文物理由十分侮辱人
- 经典诗词何以青春焕发
- “诗意长安” 的正大气象
- 到数字文学博物馆体味古都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