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文化新闻动态   作者:佚名

  成都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文物资源极其丰富,尤其是古蜀国、蜀汉时期的文化遗产独具地域特色,漆木器文物就是其中一个代表。近20年以来,成都地区出土了漆木器文物并具有代表性的遗址包括成都商业街船棺葬遗址、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群等,出土了2000余件饱水漆木器文物。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通过项目申报、批复立项和项目实施,保护修复完成800余件套重要文物。

  日前,在成都博物馆“四川省-坎帕尼亚大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主任、研究员肖嶙作了题为《成都地区出土漆木器保护技术与实践》的分享。会上,她重点介绍了商业街船棺葬遗址出土漆木器以及天回镇老官山汉墓群出土漆木器文物的保护技术与实践。

  修复45个构件组成的精美漆床

  2000年,一处罕见的大型战国船棺墓葬在成都商业街轮廓初现。考古队员发掘的商业街船棺葬遗址历史上曾遭到多次盗扰,但出土时仍存留大量漆器和陶器。

  肖嶙介绍,从漆器的制作技术和纹饰风格观察,商业街船棺葬遗址出土漆木器均应早于湖北江陵一带所出战国中期及晚期的楚国漆器,但却相似于湖北当阳所出春秋晩期的漆器。这些出土物,基本表明这批船棺的年代大体至少在战国早期。墓葬为多棺合葬墓,共出土大型独木棺、船棺17具,棺木均用完整的树干刳凿而成。

  商业街船棺葬遗址出土漆木器、竹器共计165件。漆木器按其用途可分为家具、生活用具、乐器和兵器附件等,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家具、生活用具,如床、案、几等大型器物都是组合拼装而成的,其构件在下葬时都被拆成了散件,有的甚至分别放在了不同的棺木内,因此在出土时,考古人员按照散件进行了统计和编号。由于墓葬曾遭到了很严重的盗掘和破坏,很多棺木及其随葬器物已不存,但通过努力,仍成功拼复了一些器物,如漆床、漆案、漆几等。

  肖嶙说,2010年经报国家文物局批准,文保人员将其中体量较小的4件棺木搬迁到“饱水木质文物保护工场”,采用乙二醛复合液脱水加固保护脱水装置。文保人员用复合乙二醛脱水法复原修复了70件套精美漆木器。

  脱水后,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从散乱构件中创造性甄别并完成漆床的拼接复原。修复后的漆床共由45个构件组成。“从形制、纹饰来看,漆床等级很高,很有可能是古蜀王或其家族使用的器物。”

  运用先进技术“看清”汉代竹简

  2012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成都市天回镇的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首次发现大量西汉时期简牍,出土九部书和完整的人体经穴俑,对揭开中华医学经脉针灸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肖嶙介绍,考虑到竹简出土时的原始状态仍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简册的分卷、编联和相互关系,因此决定采取整体提取。随后,文保人员采用了计算机正射影像技术对出土竹简进行实验室考古清理,记录了竹简的叠压关系,为竹简编联复原提供了依据。

  针对饱水简牍出土后表面颜色发黑、字迹难以辨识等问题,通过连二亚硫酸钠脱色技术和红外线扫描技术,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清晰图片,文字可通过肉眼清晰识读,为简牍释文整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肖嶙说,修复后的髹漆经脉人与医学竹简,具有极其重要的医学价值,为认识人体经穴的起源、演变,探索早期经脉腧穴学说的形成提供有力证据。除了织机模型、竹简与髹漆经脉人外,天回镇老官山汉墓还出土了木仓、漆马、漆耳杯、漆奁、漆盒等漆木器。迄今用复合乙二醛脱水加固技术,修复完成了459件套漆木器。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龙门石窟奉先寺启动大规模修复工程

    下一篇:【网络中国节·大雪】12月7日“大雪”: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