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中国民俗文化 作者:佚名
一处传奇的马蹄神迹,兴隆了一座寺庙,兴旺了一处旅游胜地,同时也给蹲踞在河西走廊上的张掖镀上了一层厚实而靓丽的金色佛光,使大美的金张掖走出了甘肃,走遍了全国,走向了世界。
二
白雪皑皑的祁连山雄踞于西,苍翠葱绿的焉支山雄踞于东,堪称是张掖境内的两座名山。按照传统的习惯称呼,它们就是匈奴人心目中的父亲山和母亲山。早在两千多年前,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的铁蹄踏遍河西走廊,盘踞在这里的匈奴民族不得不含恨逃遁,栖栖惶惶地仰天泣叹:“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令我嫁妇无颜色。”这流传甚广的匈奴歌谣,就是其有力的见证。而令无数匈奴人仰天长叹的致命缘由,就是夹在这两山之间的大马营草滩,也就是现今闻名遐迩,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山丹军马场。
秀丽迷人的山丹军马场,仰卧于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冷龙岭北麓,地跨甘、青两省,毗邻两省的三市州六县,总面积约300多万亩,其中草原180多万亩,林地80万亩,海拔2420-4933米之间。
马场的悠久历史,古代的史志典籍多有记载。据《汲冢周节·王会解》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蓄养良马。《五凉志·沿革》载:“汉阳大草滩即指古之大马营草滩,东自永昌高古城堡,西至民乐永固堡,南屏祁连,而大马营草滩正处祁连、胭脂两山间”。《资治通鉴·汉记十一》载:“(元狩二年)霍去病为骠骑将军,过焉支山千余里”驱逐匈奴后,汉朝即在汉阳大草滩(即今山丹军马场)屯兵养马。况且,马场境内的扁都口、平羌口等要隘,控扼甘、青两省交通,历朝历代大都在这里设立皇家马场,修筑城堡,添置墩标烽燧,大规模地屯兵戍边,牧养备战军马。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还“梦骏马生渥洼水中”,并从卜卦中指示“神马当从西北来”。便命朝中大臣司马相如等人作天马歌献上:“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等得到乌孙马、大宛马后,武帝刘彻认为它们就是梦中的天马。于是心驰神往的武帝即刻下诏,在中央王朝设立苑马司,专门负责马政。又在大草滩设置牧师苑,专门负责牧马事宜。从此,凭借天然大草场和丰盛的水源地理优势,大草滩理所当然地成了历朝王师大军开疆拓土补充军马的重要基地。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结束了河西“五凉纷争”的混乱局面,消灭了北燕、北凉、西凉等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此后的十数年,大草滩牧养战马200万匹,骆驼100万峰,牛羊无数。唐朝初年,太宗李世民命太仆张景顺主持牧马事业24年,养马的极盛时期,大草滩的马匹逾越70多万。公元1271年,元世祖又在宋朝、西夏统治期间废弃了200多年的大草滩上重新设置了皇家马场,并派遣一名千户镇守大草滩。公元1504年,明王朝重新整治修缮大草滩马场公署、住房、仓库及马厩。此时的大草滩,草场面积300多万亩,养马4万多匹。
公元1662年,康熙时期的靖逆侯张勇率军驱逐盘踞在大草滩的羌奴,在大草滩重设永固营(今民乐县永固镇),修筑八寨严加守护大草滩。公元1664年,祁连山南部羌人贵族首领达兰太的儿子怀阿尔赖及其兄弟拥兵自重,强行要求大清朝廷允许他在洪水开市。清廷官员虽多次与之协商,但怀阿尔赖态度蛮横,不听劝告。时任甘肃提督军门的张勇委派得力助手王进宝率部在草滩周边部署精兵和火力,令兵士发大炮进攻。怀阿尔赖的牧马、战马等受隆隆炮声的惊吓,顿时狂奔大乱,加之王进宝骑步兵的猛烈冲击,怀阿尔赖不得不率亲信仓皇逃奔。智勇善战的王进宝指挥大军乘胜追击敌人,收复了大草滩,这就是民乐历史上广为流传的“王进宝鞭扫大草滩”的故事。公元1667年,清廷在永固城设立“永固城协”,提升王进宝为副将,统辖永固周边的大马营、黑城营、马营墩营等地,并加固永固营城池,加强了对大草滩牧马事业的管理,大草滩从此也就固若金汤平安无事了。公元1801年(嘉庆六年),大草滩尚繁殖马1.8万多匹。到了晚清,由于时局动荡不安,大草滩的牧马业恰似当时腐朽不堪的清廷一样,早已显得暮气沉沉,每况愈下了。以至于民国18年又沦落为匪首马步青、马步芳的私人牧场。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绿色的铁木山
下一篇:丝绸之路辉煌的商贸道通
相关推荐